书架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借来103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师非常纠结,不知如何是好。

张和尚看出大师心事,与大师长谈到深夜,旁征博引,借古喻今,最后搬出国外孔子学院举例子。

张和尚让大师从纠结中走了出来,消除了顾虑。

其实,私底下,

张和尚和小和尚关系不错,小和尚偷偷地去教堂的事情,张和尚知道,但假装什么都没有看见。小和尚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张和尚,张和尚也把小和尚当弟弟看待。

张和尚对大师说:大师,你要打击一个人的行为,不会很难,你完全可以颁布禁令,加大处罚力度,完全可以杜绝小和尚翻墙去教堂现象,不过,这样做的话,只在行为上取得了胜利,没有解决观念问题,而观念的改变比行为的改变更困难。

大师也听出了话中的话,在没有听张和尚这些话之前,他已经在大理寺采取了措施,不仅仅派保安守候,而且还逮着直接送大雄宝殿,面壁思过一天一夜,不思悔改,罪加一等。一个个小和尚都跪了,在释迦摩尼面前,还有什么可以牵肠挂肚的。看起来都服服帖帖了,其实,谁都不知道这些小和尚心里在想什么,说不定正在想翻墙的事情呢,说不定正在想那个钉在十字架上的洋和尚呢。如果看表面,大师算是治理得井井有条了,既没有翻墙的小和尚了,也邀请了洋和尚访问大理石寺。

但是,树不动不等于风已经静,殊不知,暗流已经在涌动,危机在生成。

有人说,

寺庙生产的素鸡的味道大不如从前了,香客施主都在议论纷纷,大师浑然不知。

监院受到举报信,

投诉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

无独有偶,

小和尚和香客又打起来了,起因还是香客骂小和尚。秃驴,秃子,余音绕梁。香客越来越不讲理了,骂骂咧咧平常事。按住葫芦起来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尚们都憋了一肚子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于是高僧团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议认为,

味道不如从前,是事实。香客不满意,是有原因的。

洋和尚访问大理石寺是寺庙内政外交,香客施主不得干预,也无权干预,

有人说三道四,权当微风拂面。

有人诋毁,唾面自干。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如果素鸡危机是意料之中的话,那么洋和尚那档子事就多多少少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如果让二个事情再放大或者扩大再叠加,那么自己的寺庙地位及个人位置都会摇摇欲坠了。住持不当倒是次要的,让大理寺进全国三强是主要的。如果如此的内忧外患,那么怎么进三强啊。照目前的状况,不说进三强,不说成为全国一面红旗,就说保住位置,恐怕都困难。当住持也不是一年二年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怎么看,都觉得有困难,怎么看,都看不到三强的影子。退一万步说,成三强了又怎么样,三强也不过如此。

大师处矛盾中,不能自拔。

本想和其他寺庙拥共享成果,现在看来都有困难。

但是,大师没有气馁,接受张和尚的建议,不搞素鸡创收,搞免费提供素鸡活动,让香客重新找回以前的感觉。除此之外,化缘拍电影。让大理石寺大放异彩。

这是大师的计划。

要了解大师,还得细说从头。

张和尚有难言之隐,更多时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自张和尚来到大理寺之后,拍电影被提上议事日程。张和尚一门心思扑在拍电影上,马不停蹄化缘,腿都跑细了。与此同时,撤走了守候或者防止翻墙的保安。敞开办寺庙,欢迎西方宗教朋友。张和尚充满信心。

一向视大理寺如大敌的教堂似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态度,洋和尚主动上门,登门拜访,交流学习。张和尚负责接待,迎来送往。

大理寺和旁边的教堂互派僧人保持联络,从此,小和尚和那些嬷嬷神职人员再也不用偷偷地翻墙了。张和尚满意地笑了。

大理寺似乎一夜之间换了人间,好像从严冬走入春天。

大师默许,

张和尚承办。

两人配合默契。

大理石寺的所作所为引起其他三强的注意,不是一致看好,而是颇有微词,连举报信都到了国家宗教管理部门了。

大师沉着应对,

张和尚积极配合,

化险为夷。

过了一关。

想得到一致看好,暂时还有困难。

中宗协没有表态。

大理寺的做法,离一致看好不是那么遥远。

有这么一个结果,多亏了张和尚的点子,通过拍电影提高知名度,切合新时代特点,干一番事业,保大理石寺进全国三强。再说,千年大理寺,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发扬传统,光宗耀祖,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果用精神这个词,恐怕不能完全诠释大理寺的所作所为,用观念也不完全。那么,如何正确诠释呢?事实上,观念也好,精神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进在哪里?

传了千年,不等于先进,到了信息时代,大理石寺可能落伍落后了,这是张和尚一直考虑的问题。

有先进就有落后,有进步就有反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