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皇帝的棋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就怕万一有那么点心思,不是说谋反,而是皇子站队这都是大问题。
到时候就免不得要走文臣、宦官、武将三者互相制衡的老路。
然而前朝的教训告诉李淦,这条路也走不通,走到后期会被人打出屎来。
而纯靠文官掌军、以文御武……且不说旧贵们的反对,军队的战斗力等等问题。
到时候单单一个文官一家独大,也是难以掌控,远不如皇帝玩离岸平衡好操控。
总体考量之后,李淦从老勋臣的年轻一辈中着重培养了几个。
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希望这些年轻一辈中能够几个能打的。
还是靠老勋贵主持京营更放心,战斗力是排在忠诚和皇位后面的。
那些新贵最好就不要掺和到京城中的事,等百年之后新贵混成了旧贵,再逐渐入京。
不然新贵入京,皇帝必定会选择文官和宦官去分权,否则寝食难安,而前朝教训又让李淦并不想这么干。
可这些老勋贵中的年轻一辈出去历练,也有问题。
老勋贵们执掌京营久矣,在军中不说威信吧,最起码的关系人脉那是盘根错节。
年轻一辈中历练一番后,要是真有几个人才,借着家里之前的关系,威信日高,只怕尾大不掉。
思来想去,李淦觉得想要勋贵掌军,最起码要有两个条件。
一则,旧贵里得有能打的,不能都是废物。
嫡长子继承制保证勋贵不能养蛊,要么期盼着嫡长子里出个能打的,要么就只能从勋贵次子里选出来几个培养一下。但这个培养,只能是皇帝培养,而不能是勋臣自己去培养——恩在皇帝,不在你爹,你爹是不给你爵位的坏爹。
二来……作为皇帝,必须要在军中有足够的威信,让自己这个皇帝不再是个空泛的符号。
以此才能放心让有能力的旧贵子弟掌京营、以新贵在外将边军以制衡。以强力的京营压制边将、又以边将新贵威胁京营旧贵。
这就不必派文官分权、宦官监视。
靠皇帝的威信就足够。
如朱元璋,打出来的,那些勋臣大将,说杀就杀。需要文官制衡、宦官分权吗?
如朱棣,亲征五次,风湿病让他四肢麻痹、甚至上朝还需要仁宗在旁边传话,依旧亲征。为的就是维系皇帝在军中的威望,压住那些战功卓绝之辈。
之后的宣宗,也是要出兵打仗、多次巡边的。
不是所谓的继承祖制,只是因为这是勋臣掌军的体制之下,皇帝必须要做的。否则就干脆杯酒释兵权让文官领军,让勋贵都当富家翁就好。留着勋贵且还有军权,皇帝就得亲征,即便不断输入新的血液为新贵维系京营战斗力,皇帝也能压得住。
一直到打出来个土木堡后,皇帝亲征的事就成了荒谬事,朝中不可能有人允许了。
之后皇帝在军中不再有威信;老勋贵又证明了都是一群废物;新贵又出过石亨这样的乱臣;那么用文臣宦官操控军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总得有人管军,让废物去管?还是让参有谋反前科的边将?还是让宦官文臣——皇帝的脑子一直很清醒,不是所谓被谁忽悠的。
李淦不想走一遍这样的老路,瓦剌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瓦剌,土木堡应该不至于。
既然这是一场调集了全国精锐的一战,而且又是两个壮汉拿着鹅毛互相挠痒痒的一仗,那么御驾亲征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这一仗打完之后的威信,才能够在将来不久的西北战事中再度亲征,以此保持。
否则西北战事一了,一大堆的骄兵悍将,又封了一些侯爵伯爵子爵,那就等着乱成团吧。
此外,还有借军势压服蒙古,让蒙古看到这一仗后选择臣服的想法。亲自到前线、到黑龙江上游的草原去一圈,也是极好的。
哪怕不打仗,既然是皇帝,只要上阵走两圈,那也是威信。
本想着一开战就直接让蒙古各部的首领来阵前朝觐,顺便观战,以军威恐吓,使之折服不敢生反叛之心,杀罗刹以儆蒙古。
可是之前收到了刘钰的那封详细的奏折后,李淦有些犹豫……如果强攻一个棱堡真的会死伤惨重、真的打成刘钰推算的那样,那还不如不叫蒙古贵族来观战,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3/3)页
就怕万一有那么点心思,不是说谋反,而是皇子站队这都是大问题。
到时候就免不得要走文臣、宦官、武将三者互相制衡的老路。
然而前朝的教训告诉李淦,这条路也走不通,走到后期会被人打出屎来。
而纯靠文官掌军、以文御武……且不说旧贵们的反对,军队的战斗力等等问题。
到时候单单一个文官一家独大,也是难以掌控,远不如皇帝玩离岸平衡好操控。
总体考量之后,李淦从老勋臣的年轻一辈中着重培养了几个。
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希望这些年轻一辈中能够几个能打的。
还是靠老勋贵主持京营更放心,战斗力是排在忠诚和皇位后面的。
那些新贵最好就不要掺和到京城中的事,等百年之后新贵混成了旧贵,再逐渐入京。
不然新贵入京,皇帝必定会选择文官和宦官去分权,否则寝食难安,而前朝教训又让李淦并不想这么干。
可这些老勋贵中的年轻一辈出去历练,也有问题。
老勋贵们执掌京营久矣,在军中不说威信吧,最起码的关系人脉那是盘根错节。
年轻一辈中历练一番后,要是真有几个人才,借着家里之前的关系,威信日高,只怕尾大不掉。
思来想去,李淦觉得想要勋贵掌军,最起码要有两个条件。
一则,旧贵里得有能打的,不能都是废物。
嫡长子继承制保证勋贵不能养蛊,要么期盼着嫡长子里出个能打的,要么就只能从勋贵次子里选出来几个培养一下。但这个培养,只能是皇帝培养,而不能是勋臣自己去培养——恩在皇帝,不在你爹,你爹是不给你爵位的坏爹。
二来……作为皇帝,必须要在军中有足够的威信,让自己这个皇帝不再是个空泛的符号。
以此才能放心让有能力的旧贵子弟掌京营、以新贵在外将边军以制衡。以强力的京营压制边将、又以边将新贵威胁京营旧贵。
这就不必派文官分权、宦官监视。
靠皇帝的威信就足够。
如朱元璋,打出来的,那些勋臣大将,说杀就杀。需要文官制衡、宦官分权吗?
如朱棣,亲征五次,风湿病让他四肢麻痹、甚至上朝还需要仁宗在旁边传话,依旧亲征。为的就是维系皇帝在军中的威望,压住那些战功卓绝之辈。
之后的宣宗,也是要出兵打仗、多次巡边的。
不是所谓的继承祖制,只是因为这是勋臣掌军的体制之下,皇帝必须要做的。否则就干脆杯酒释兵权让文官领军,让勋贵都当富家翁就好。留着勋贵且还有军权,皇帝就得亲征,即便不断输入新的血液为新贵维系京营战斗力,皇帝也能压得住。
一直到打出来个土木堡后,皇帝亲征的事就成了荒谬事,朝中不可能有人允许了。
之后皇帝在军中不再有威信;老勋贵又证明了都是一群废物;新贵又出过石亨这样的乱臣;那么用文臣宦官操控军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总得有人管军,让废物去管?还是让参有谋反前科的边将?还是让宦官文臣——皇帝的脑子一直很清醒,不是所谓被谁忽悠的。
李淦不想走一遍这样的老路,瓦剌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瓦剌,土木堡应该不至于。
既然这是一场调集了全国精锐的一战,而且又是两个壮汉拿着鹅毛互相挠痒痒的一仗,那么御驾亲征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这一仗打完之后的威信,才能够在将来不久的西北战事中再度亲征,以此保持。
否则西北战事一了,一大堆的骄兵悍将,又封了一些侯爵伯爵子爵,那就等着乱成团吧。
此外,还有借军势压服蒙古,让蒙古看到这一仗后选择臣服的想法。亲自到前线、到黑龙江上游的草原去一圈,也是极好的。
哪怕不打仗,既然是皇帝,只要上阵走两圈,那也是威信。
本想着一开战就直接让蒙古各部的首领来阵前朝觐,顺便观战,以军威恐吓,使之折服不敢生反叛之心,杀罗刹以儆蒙古。
可是之前收到了刘钰的那封详细的奏折后,李淦有些犹豫……如果强攻一个棱堡真的会死伤惨重、真的打成刘钰推算的那样,那还不如不叫蒙古贵族来观战,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