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节 真情几许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到了天佑,剩下的五、六家尽皆降了,唐家就是这投降的五、六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于卫国的这些世家当中,还有一个齐国的顶级世家:郑氏一族。就是齐国最后一位王后、小睿亲王心爱的郑小姐的娘家。
当年郑氏降于卫国时,卫王对郑氏一族还是很好的。不过,卫王提了一个条件,让郑家人到睿亲王府,对躲在那里的郑小姐劝降,只要郑小姐出来,卫王答应不仅可以留下郑小姐的性命,还可以对郑小姐既往不咎,毕竟,卫王真正想杀的只是郑小姐腹内的齐氏血脉,是一碗堕胎药就能解决的。
郑家人因此十分欢喜,为了保住全族的富贵和平安,纷纷走入睿亲王府去劝降了,只可惜,他们都没成功,直到郑小姐香消玉殒,齐思被人顺利地救走。
要不然,怎么说郑小姐其实是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命运呢,她就是太贪婪了,怎么都放弃不了她的王后、太后位置,不肯老老实实地养在郑家做个寻常寡妇,结果带累了很多人。
卫王先王因此对郑家打压得十分厉害,在他在位的近二十年间,郑家没一个出仕的,直到现在的卫王继位,才有所松动,而郑家已不可遏止地末落了下去,到如今几乎已被驱逐出世家的行列了。
唐家现在的情况和郑家差不多,只不过,原因不同,唐家的问题是:后继无人。
卫国这个国家其实挺特别的,第一任卫王原本是分裂后的中原国中首屈一指的猛将,他是奉中原国国王之命前来攻打齐国的,但是,在打下了齐国后,他叛国了,没有回中原国复命,而是自立为王,成立了卫国。
所以,卫国有个特点:只有兵马、武将,没有文官和臣民,顶多有一些通过交涉和胁迫从中原国那里要过来的亲眷和家奴等。
这种情况,就给了原来齐国的旧臣民和世家很多上位的机会,有两家投降世家因此保得昌盛,还有不少人抓住了这种机会成为了新贵。
但卫国与齐国对文士的要求大相径庭,卫国尤重谋略布阵,对能治国安邦发展国力的人也会高看一眼,再不济,擅长水利、制器、农耕等实用技术的也行,最讨厌的就是诗词歌赋、华彩文章和恪守所谓规矩礼仪的“穷酸”,可唐家恰恰就是这种人,所以唐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卫国渐渐沉寂下去是必然的。
不过,唐家或许愿意认命,有些家族却并不是这样,比如郑家。
郑家是殚精竭虑想恢复往日的荣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郑家采取了很多手段,其中之一就是与唐家以及另外一个逐渐末落的世家许家,通过联姻等办法形成合力,这多年来,倒也让这三家保得了平安,就是这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了。
唐宁远当年,在家族中虽然出身不高,只是旁支,但他长得风度翩翩又很有文采,被家族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在科举中取得良好成绩并出朝为官是指日可待的事,就因如此,他得以娶到骤逢大变的郑家主家的女儿为正妻,虽然只是庶女,可就唐宁远和唐家的家世来讲,也是高攀了。
怎奈,卫国科举的取士方向已变,唐宁远屡试不第,渐渐地就被族人瞧不起了,幸好,他的嫡妻郑氏凭借着娘家的势力,让唐宁远才在唐家保住了一席之地,不然的话,族长恐怕连唐文清出生时曾被报备过这件事,都记不得了。
没过多久,唐郑氏便被下人接了过来,族长起身相迎,“如何,可是见过郑家八公子了?”这位郑八公子,说的就是郑玉了,从辈分上论,这位唐郑氏是郑玉的堂姑姑。
去岁腊月,郑玉从天玄书院回到郑家后,郑、唐和许家中有很多人都对郑玉百般巴结,当时唐郑氏也是送过礼的。
唐郑氏潦草地福了一福,“见过了,族长有何指教?”也不用人请,自顾地在一张锦凳上坐了。
族长皱了皱眉,以往唐郑氏虽自持娘家势力,对他这个族长却还是知礼谦恭的,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张狂到失礼的地步了呢?
又哪知,唐郑氏今日在郑家求见郑玉,先是遭到了拒绝,后又因无意中透漏出了求见原因而得以如愿。见到郑玉后,唐郑氏一提到唐文清的名字,郑玉就热情得过份,一口气给唐郑氏说了一大堆的应对之策,弄得唐郑氏头晕脑胀,差点没晕过去,可郑玉偏偏不放过她,反反复复地连考校带吓唬,看到天色已晚才不得不放她离去。
这么波折的求见过程,让唐郑氏一出了郑家的门,就觉得全身都快散架了,恨不得立刻回到家里好好歇歇,却偏被族长拦下到了这里。又想到郑玉早已猜到了这一切,不禁就带出了原本存在她心中的跋扈之气,这才一不小心失了礼数,不过,这也是郑玉教她的,所以,她根本就不在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到了天佑,剩下的五、六家尽皆降了,唐家就是这投降的五、六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于卫国的这些世家当中,还有一个齐国的顶级世家:郑氏一族。就是齐国最后一位王后、小睿亲王心爱的郑小姐的娘家。
当年郑氏降于卫国时,卫王对郑氏一族还是很好的。不过,卫王提了一个条件,让郑家人到睿亲王府,对躲在那里的郑小姐劝降,只要郑小姐出来,卫王答应不仅可以留下郑小姐的性命,还可以对郑小姐既往不咎,毕竟,卫王真正想杀的只是郑小姐腹内的齐氏血脉,是一碗堕胎药就能解决的。
郑家人因此十分欢喜,为了保住全族的富贵和平安,纷纷走入睿亲王府去劝降了,只可惜,他们都没成功,直到郑小姐香消玉殒,齐思被人顺利地救走。
要不然,怎么说郑小姐其实是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命运呢,她就是太贪婪了,怎么都放弃不了她的王后、太后位置,不肯老老实实地养在郑家做个寻常寡妇,结果带累了很多人。
卫王先王因此对郑家打压得十分厉害,在他在位的近二十年间,郑家没一个出仕的,直到现在的卫王继位,才有所松动,而郑家已不可遏止地末落了下去,到如今几乎已被驱逐出世家的行列了。
唐家现在的情况和郑家差不多,只不过,原因不同,唐家的问题是:后继无人。
卫国这个国家其实挺特别的,第一任卫王原本是分裂后的中原国中首屈一指的猛将,他是奉中原国国王之命前来攻打齐国的,但是,在打下了齐国后,他叛国了,没有回中原国复命,而是自立为王,成立了卫国。
所以,卫国有个特点:只有兵马、武将,没有文官和臣民,顶多有一些通过交涉和胁迫从中原国那里要过来的亲眷和家奴等。
这种情况,就给了原来齐国的旧臣民和世家很多上位的机会,有两家投降世家因此保得昌盛,还有不少人抓住了这种机会成为了新贵。
但卫国与齐国对文士的要求大相径庭,卫国尤重谋略布阵,对能治国安邦发展国力的人也会高看一眼,再不济,擅长水利、制器、农耕等实用技术的也行,最讨厌的就是诗词歌赋、华彩文章和恪守所谓规矩礼仪的“穷酸”,可唐家恰恰就是这种人,所以唐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卫国渐渐沉寂下去是必然的。
不过,唐家或许愿意认命,有些家族却并不是这样,比如郑家。
郑家是殚精竭虑想恢复往日的荣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郑家采取了很多手段,其中之一就是与唐家以及另外一个逐渐末落的世家许家,通过联姻等办法形成合力,这多年来,倒也让这三家保得了平安,就是这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了。
唐宁远当年,在家族中虽然出身不高,只是旁支,但他长得风度翩翩又很有文采,被家族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在科举中取得良好成绩并出朝为官是指日可待的事,就因如此,他得以娶到骤逢大变的郑家主家的女儿为正妻,虽然只是庶女,可就唐宁远和唐家的家世来讲,也是高攀了。
怎奈,卫国科举的取士方向已变,唐宁远屡试不第,渐渐地就被族人瞧不起了,幸好,他的嫡妻郑氏凭借着娘家的势力,让唐宁远才在唐家保住了一席之地,不然的话,族长恐怕连唐文清出生时曾被报备过这件事,都记不得了。
没过多久,唐郑氏便被下人接了过来,族长起身相迎,“如何,可是见过郑家八公子了?”这位郑八公子,说的就是郑玉了,从辈分上论,这位唐郑氏是郑玉的堂姑姑。
去岁腊月,郑玉从天玄书院回到郑家后,郑、唐和许家中有很多人都对郑玉百般巴结,当时唐郑氏也是送过礼的。
唐郑氏潦草地福了一福,“见过了,族长有何指教?”也不用人请,自顾地在一张锦凳上坐了。
族长皱了皱眉,以往唐郑氏虽自持娘家势力,对他这个族长却还是知礼谦恭的,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张狂到失礼的地步了呢?
又哪知,唐郑氏今日在郑家求见郑玉,先是遭到了拒绝,后又因无意中透漏出了求见原因而得以如愿。见到郑玉后,唐郑氏一提到唐文清的名字,郑玉就热情得过份,一口气给唐郑氏说了一大堆的应对之策,弄得唐郑氏头晕脑胀,差点没晕过去,可郑玉偏偏不放过她,反反复复地连考校带吓唬,看到天色已晚才不得不放她离去。
这么波折的求见过程,让唐郑氏一出了郑家的门,就觉得全身都快散架了,恨不得立刻回到家里好好歇歇,却偏被族长拦下到了这里。又想到郑玉早已猜到了这一切,不禁就带出了原本存在她心中的跋扈之气,这才一不小心失了礼数,不过,这也是郑玉教她的,所以,她根本就不在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