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1949开国大典实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毛泽东像挂上天安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起了三层高的脚手架。时年30岁的周令钊和几位油漆工人站在高架子上绘制毛泽东巨幅画像: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仰,洋溢出慈祥的笑容。周令钊用的是方格放大法。先把小照片打满正方形的小格子,然后画一幅大约30厘米乘20厘米的小稿,再在小稿子上打格子,然后再画大画。原照片是新华社摄影局的郑景康在延安时拍摄的,也是当时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主席像。周令钊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扶着梯子爬上爬下,把方寸大的照片放大在高6米、宽4.6米的铁皮画框上,大约用去了20天的时间。在即将完成的一天,一向以严谨的军容风纪著称的大典筹委会副主任聂荣臻元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隔着老远,聂帅就发出了赞叹:“蛮像的”,可一走到近处,聂帅发觉主席画像的衣领是开着的,他叮嘱周令钊要把主席的风纪扣扣好,周令钊立即动手修改,扣好了主席的衣领扣。

9月30日夜晚,画像提前挂在城楼正中央。这天晚上,周恩来总理来到天安门审查,一眼就发现了问题:画像下沿有一行毛泽东的手体字:“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着了急:“毛主席怎么会那么不谦虚呢?在挂像下面写自己的名字?”一时间,在场的人们忙搭脚手架,开聚光灯,画家挥动刷子抹掉了白边黑字,涂成中山装的颜色,又加上了一只扣子,看上去天衣无缝了。

一年过后,年轻的共和国迎来了首届国庆典礼,中央决定天安门城楼的大红灯笼重新制作,国徽也第一次高高地悬挂,共和国成立了,不能再用战争年代的照片了,毛泽东画像也要脱下戎装,以新的形象展现在人民面前了。这时中央有关领导从全国美术院校召集了30多人进京画马、恩、列、斯、毛、刘、周等领袖像。在肖像展中,著名肖像画家张振仕凭借实力顺利通过了中宣部、文化部、出版总署的审查。从那时起张振仕和学生金石担任了11年主席像的绘制工作。张老画的主席像从1950年一直沿用到6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天安门城楼共挂过张先生画的两个版本的主席像。

时光飞逝,绘制主席像的任务又落在了王国栋老人身上。从1964年接受主席像绘制任务开始,王国栋老人一画就是12年。老人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