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仁慈的奖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人过,这些年都没想到我们,我们日子也不错,何必再去显眼招惹呢。就我们这种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最好了,犯不着引人注意,拆迁条件毕竟是有利的,无非少沾点便宜,就这么算了吧。”
汪菡看丈夫如此软弱,气不打一处来:“你还觉得我们亏了他不成?当年要不是你借他两千令吉给他周转,他连出海的柴油钱都周转不过来了,能一次捞到好几万值钱货、后来靠那笔本钱发家?那白眼狼就是给我们一个亿也是应该的,要我说我们借他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风险投资’。”
这话刘民都有些听不下去了,连忙偷偷掐了老婆两把暗示别丢人。
旁边的吴船长更是听了觉得好笑,加上他今天回航喝了点接风酒,有点上头,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也有可能得罪老板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嘲讽:
“当年那事儿都提过多少次了,当我们不知道细节么?老板娘,你说这话亏心不,你那叫借钱?顾家当年那条破船,值个万儿八千肯定值吧?就算去银行抵押贷款,费点时间贷五千令肯定还是贷得出来的。
你都口头收了人家抵押才给人两千,那也好意思说是投资?顾爷当年赌的那一票要是赔了,他就没船了说不定今天还跟我们一样,是你手下一船长给你打工呢。”
这是大实话,顾鲲当年之所以优先找刘民借钱,一方面是重生之后大人不记小人过,想给刘民一个这一世悔过自新的机会。如果刘民爽快,那就带着刘家人一起发达。
另一方面,顾鲲也是为了图省时间,因为找银行走流程肯定很慢,还要谨慎评估。而他重生之初刚好赶上94年年初人民币汇率的双轨制并轨,那是一个难得的外贸赚钱红利窗口期,所以顾鲲宁可少借一点周转,也要尽快发达。
但这些外人是看不出来的,他们只看到了顾鲲的天命所归,只会觉得刘家人是公事公办,丝毫扯不上恩情。
汪菡被揭穿了细节,有些恼羞成怒:“好啊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你是本来就不想干了、故意撩拨我们让我们开了你吧?”
“我没不想干,不过开不开随便!”吴船长反正上头了,知道有些事情开弓没有回头箭,索性放开了。
这种事情的结果,当然是没法收回的,一旦出现了芥蒂,大多数人都是回不去的,说了要走肯定得走。
刘民夹在中间焦头烂额,让吴船长先离开,还安抚了几句其他下属,然后关起门来埋怨老婆:“你这脾气迟早害死我们!抱怨顾鲲的话能这么扯嘛?关键还是人家占理,人家都不用告你诽谤。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现在赶着讨好巴结顾鲲呢?我们能安安分分不被他们注意到就不错了!
罢了,我看那个补偿协议,我们这一区片,咱还是带头签了吧,少惹事。这样还能买个好,说起来是我们号召手下的船长、大副们都签的。”
汪菡看着不争气的丈夫,很想撒泼,却没有办法。
两天之内,渔港区这边就有几百户船主和船员都签了,刘民一家好说歹说赶在了第一批,留了个积极响应的名声,屁都没敢放。
……
这只是兰方市容升级的一个缩影。
说良心话,顾鲲开出的条件,95%以上的市民,肯定是感恩戴德的,想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永远是极少数。
渔港区这边原本应该是“重点整治”的老大难,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未来靠着海岸线的区块肯定会值钱一些,赖着不走有前途。
但基建部门非常耐心,陈克陈处长亲自带着一队人挨家挨户解释:额外补偿只是针对“收回未来的私有土地私自盖房”的权利,大家现有的房子地段、面积都可以商量。
如果非要迁回原址,也会保证建筑面积不减少,如果原先是平房改成了跟别的人家一起住的楼房,还会给一倍的补偿建筑面积。比如原本平房建筑面积只有200平的,拆了之后可能就换成200平的两层,但土地可以节约出来。
兰方之前的平房率太高了,因为人口少,除了写字楼以外,其他凡是有5年以上房龄的老民房,大多数都是平房。这样的格局作为渔村和农村,主岛上塞下几万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人过,这些年都没想到我们,我们日子也不错,何必再去显眼招惹呢。就我们这种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最好了,犯不着引人注意,拆迁条件毕竟是有利的,无非少沾点便宜,就这么算了吧。”
汪菡看丈夫如此软弱,气不打一处来:“你还觉得我们亏了他不成?当年要不是你借他两千令吉给他周转,他连出海的柴油钱都周转不过来了,能一次捞到好几万值钱货、后来靠那笔本钱发家?那白眼狼就是给我们一个亿也是应该的,要我说我们借他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风险投资’。”
这话刘民都有些听不下去了,连忙偷偷掐了老婆两把暗示别丢人。
旁边的吴船长更是听了觉得好笑,加上他今天回航喝了点接风酒,有点上头,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也有可能得罪老板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嘲讽:
“当年那事儿都提过多少次了,当我们不知道细节么?老板娘,你说这话亏心不,你那叫借钱?顾家当年那条破船,值个万儿八千肯定值吧?就算去银行抵押贷款,费点时间贷五千令肯定还是贷得出来的。
你都口头收了人家抵押才给人两千,那也好意思说是投资?顾爷当年赌的那一票要是赔了,他就没船了说不定今天还跟我们一样,是你手下一船长给你打工呢。”
这是大实话,顾鲲当年之所以优先找刘民借钱,一方面是重生之后大人不记小人过,想给刘民一个这一世悔过自新的机会。如果刘民爽快,那就带着刘家人一起发达。
另一方面,顾鲲也是为了图省时间,因为找银行走流程肯定很慢,还要谨慎评估。而他重生之初刚好赶上94年年初人民币汇率的双轨制并轨,那是一个难得的外贸赚钱红利窗口期,所以顾鲲宁可少借一点周转,也要尽快发达。
但这些外人是看不出来的,他们只看到了顾鲲的天命所归,只会觉得刘家人是公事公办,丝毫扯不上恩情。
汪菡被揭穿了细节,有些恼羞成怒:“好啊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你是本来就不想干了、故意撩拨我们让我们开了你吧?”
“我没不想干,不过开不开随便!”吴船长反正上头了,知道有些事情开弓没有回头箭,索性放开了。
这种事情的结果,当然是没法收回的,一旦出现了芥蒂,大多数人都是回不去的,说了要走肯定得走。
刘民夹在中间焦头烂额,让吴船长先离开,还安抚了几句其他下属,然后关起门来埋怨老婆:“你这脾气迟早害死我们!抱怨顾鲲的话能这么扯嘛?关键还是人家占理,人家都不用告你诽谤。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现在赶着讨好巴结顾鲲呢?我们能安安分分不被他们注意到就不错了!
罢了,我看那个补偿协议,我们这一区片,咱还是带头签了吧,少惹事。这样还能买个好,说起来是我们号召手下的船长、大副们都签的。”
汪菡看着不争气的丈夫,很想撒泼,却没有办法。
两天之内,渔港区这边就有几百户船主和船员都签了,刘民一家好说歹说赶在了第一批,留了个积极响应的名声,屁都没敢放。
……
这只是兰方市容升级的一个缩影。
说良心话,顾鲲开出的条件,95%以上的市民,肯定是感恩戴德的,想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永远是极少数。
渔港区这边原本应该是“重点整治”的老大难,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未来靠着海岸线的区块肯定会值钱一些,赖着不走有前途。
但基建部门非常耐心,陈克陈处长亲自带着一队人挨家挨户解释:额外补偿只是针对“收回未来的私有土地私自盖房”的权利,大家现有的房子地段、面积都可以商量。
如果非要迁回原址,也会保证建筑面积不减少,如果原先是平房改成了跟别的人家一起住的楼房,还会给一倍的补偿建筑面积。比如原本平房建筑面积只有200平的,拆了之后可能就换成200平的两层,但土地可以节约出来。
兰方之前的平房率太高了,因为人口少,除了写字楼以外,其他凡是有5年以上房龄的老民房,大多数都是平房。这样的格局作为渔村和农村,主岛上塞下几万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