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杜少清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君集说不定还真的一怒之下全杀了。

吐蕃这里地处偏僻,常年战乱分裂,才统一不久,民风相当不开化,甚至保留着几分奴隶社会的影子,所以在这里穷苦百姓的性命相当不值钱,这也是松赞干布不在乎那四万俘虏的原因,反正大唐打不上来,吐蕃没必要因为四万百姓赔光了家底,吐蕃又不用这四万人来守城。

不过这样的招式,侯君集也有办法,直接将四万俘虏押送进剑南道,常年罚作苦役奴隶劳作。

而侯君集的大军并没有撤出剑南道,反而趁此吐蕃虚弱不堪的机会,向前推进了百里,按照杜少清的规划,每天推进百里,如果出现士卒呕吐不适应等等症状,就撤下那些士卒下来休息,轮番换状态好的士卒去推进边境。

这样下来慢慢蚕食吐蕃边境,等于是不用他们开口割地赔款,我们自己去占地,而占地的最终目的,就是练兵,如果将这几万大军训练的不再出现高原反应,那时候就是吐蕃的末日。

侯君集当时听得两眼放光,如果这事真的能行,那自己就是灭国大功,解决了几百年来中原王朝的西南隐患,史书上都有自己一笔。

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试一试,反正现在松赞干布就跟惊弓之鸟一样,手下只有一万多没了战斗力的残兵败将,不怕他识破意图打过来破坏。

当然了,这一切都需要跟朝廷汇报,因为几万大军的后勤,必须由剑南道来出,所以侯君集跟朝廷写了请命奏折,并且委托杜少清快点回长安,帮忙在陛下面前斡旋,这也算是两人的一种合作。

皇帝看完了侯君集长长的奏折,一个人在议政殿内来回踱步,平心而论这样的谋划如果能成,绝对是一劳永逸的,可是眼看已经入秋,没几个月就入冬了,前线不可能再开战,如此将长安过去的几万人丢在吐蕃,合适吗?

没错,皇帝没有想过调回侯君集,他想的是支持侯君集灭国建功,并且准备召集人马商议,就近调兵,比如用剑南道的兵力,换回长安去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