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长期合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间达到我的要求并且投入生产,法国东印度公司将获得日后利润5%的分红,还有百分之二将私下里授予您、此时的东印度公司董事等成员。并且日后所需的一些机械仪器,也会委托法兰西东印度公司购买。”
“我希望您能够清楚,一个拥有几十万军队的大国,不可能一直靠购买军火维持。而一旦新式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优势,几十万军队的采购,将是一笔巨额的生意。这可以弥补一下东印度公司恶劣的财政状况。”
“我们和西北的鞑靼人马上就要爆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我迫切地希望证明新式军队的价值。对我个人的前途而言,意味着爵位;对我个人的财富而言,意味着兵工厂的订单。”
“所以,我希望您能认真考虑,并且尽快搜罗这样的人才送来。”
听起来,这像是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而这场谈话也正说中了杜普莱克斯的软肋。
东印度公司,首先是家公司。
是公司,就得想办法盈利。
包括之后杜普莱克斯在印度的冒险政策,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盈利。
就像是北方东扩的哥萨克一样,没有什么祖国母亲为了沙皇之类的伟大信念,所为的就是毛皮的利润。
刘钰的提议让杜普莱克斯很动心。
中国很大,军队也真的很多。
现在中国的军队是一支三十年战争水平的军队,落后了大约五十年。燧发枪和刺刀经历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检验,在欧洲已经彻底淘汰了火绳枪,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正如刘钰所言,如果中国皇帝真的准备进行军事变革,那么每年采购的步枪、火炮和战舰的数量都是惊人的。
5%的利润分红已经足够高,更不要说还有剩余2%的回扣会私下里授予公司的几个首要人物手中。
的确,一个大国不可能依靠对外采购军备,必然要有自己的军工厂。
况且就算采购,也未必一定要选择法国的,英国的步枪和不贵,奥地利的火炮更好一些。
杜普莱克斯认为,之所以选择法国,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至少在东南亚,中国和法国的矛盾,暂时并不大。
刘钰则其实一部分因素是因为懒。
一个造船厂需要各种各样的木匠,有会蒸汽熏船肋的、有会铺甲板的、有会编制缆绳帆布的,这些人刘钰可是懒得一个一个去找。
东印度公司的人脉可以招收到完整的工匠体系,至少造船不是几个船匠就能造的,铸炮也是一样。此外还有一整套的设备采买,各式工具。
这种事东印度公司门清,毕竟都是从零开始,在言语不通的地方一点点从盖房子到建造船厂,这些东印度公司比他清楚的多,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打包租给东印度公司让他们负责找人,比自己去找轻松,也方便快捷。
再一个,法国的海军虽然不咋地,但是设计思路真的是引领潮流。
不管是优秀的Frigate巡航舰,还是正式实用的74炮战列舰,法国的设计都很优秀,然并卵……海战打不赢。
往往是英国人拖回去后一看,哎,法国的这个设计很不错,但从今往后就属于皇家海军了。
英国人要考虑英吉利海峡的安危,思路一直是堆战列舰。
但刘钰不可能去学英国人。
东亚的情况很特殊,需要的是巡航舰为主。
主要对手是荷兰,要能劫船、跟踪、攻击商船、封锁海港、突袭,所以战列舰并不适用,什么时候驱逐了荷兰、独霸日本的贸易,再考虑战列舰。
巡航舰自然要师从法国,连英国的巡航舰设计都是师从被俘的法国军舰,刘钰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学。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卖的,还要给足了钱,别人就会办事。自己在欧洲并无人脉,以文会友倒是可能请来欧拉这样的数学家,和造船工匠根本不是一回事。
短期来看,肯定是造不如买。长远来看,那就是买不如造了。
要想朝廷上下扭转思路,就得一鸣惊人。讲道理远不如一场血淋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间达到我的要求并且投入生产,法国东印度公司将获得日后利润5%的分红,还有百分之二将私下里授予您、此时的东印度公司董事等成员。并且日后所需的一些机械仪器,也会委托法兰西东印度公司购买。”
“我希望您能够清楚,一个拥有几十万军队的大国,不可能一直靠购买军火维持。而一旦新式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优势,几十万军队的采购,将是一笔巨额的生意。这可以弥补一下东印度公司恶劣的财政状况。”
“我们和西北的鞑靼人马上就要爆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我迫切地希望证明新式军队的价值。对我个人的前途而言,意味着爵位;对我个人的财富而言,意味着兵工厂的订单。”
“所以,我希望您能认真考虑,并且尽快搜罗这样的人才送来。”
听起来,这像是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而这场谈话也正说中了杜普莱克斯的软肋。
东印度公司,首先是家公司。
是公司,就得想办法盈利。
包括之后杜普莱克斯在印度的冒险政策,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盈利。
就像是北方东扩的哥萨克一样,没有什么祖国母亲为了沙皇之类的伟大信念,所为的就是毛皮的利润。
刘钰的提议让杜普莱克斯很动心。
中国很大,军队也真的很多。
现在中国的军队是一支三十年战争水平的军队,落后了大约五十年。燧发枪和刺刀经历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检验,在欧洲已经彻底淘汰了火绳枪,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正如刘钰所言,如果中国皇帝真的准备进行军事变革,那么每年采购的步枪、火炮和战舰的数量都是惊人的。
5%的利润分红已经足够高,更不要说还有剩余2%的回扣会私下里授予公司的几个首要人物手中。
的确,一个大国不可能依靠对外采购军备,必然要有自己的军工厂。
况且就算采购,也未必一定要选择法国的,英国的步枪和不贵,奥地利的火炮更好一些。
杜普莱克斯认为,之所以选择法国,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至少在东南亚,中国和法国的矛盾,暂时并不大。
刘钰则其实一部分因素是因为懒。
一个造船厂需要各种各样的木匠,有会蒸汽熏船肋的、有会铺甲板的、有会编制缆绳帆布的,这些人刘钰可是懒得一个一个去找。
东印度公司的人脉可以招收到完整的工匠体系,至少造船不是几个船匠就能造的,铸炮也是一样。此外还有一整套的设备采买,各式工具。
这种事东印度公司门清,毕竟都是从零开始,在言语不通的地方一点点从盖房子到建造船厂,这些东印度公司比他清楚的多,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打包租给东印度公司让他们负责找人,比自己去找轻松,也方便快捷。
再一个,法国的海军虽然不咋地,但是设计思路真的是引领潮流。
不管是优秀的Frigate巡航舰,还是正式实用的74炮战列舰,法国的设计都很优秀,然并卵……海战打不赢。
往往是英国人拖回去后一看,哎,法国的这个设计很不错,但从今往后就属于皇家海军了。
英国人要考虑英吉利海峡的安危,思路一直是堆战列舰。
但刘钰不可能去学英国人。
东亚的情况很特殊,需要的是巡航舰为主。
主要对手是荷兰,要能劫船、跟踪、攻击商船、封锁海港、突袭,所以战列舰并不适用,什么时候驱逐了荷兰、独霸日本的贸易,再考虑战列舰。
巡航舰自然要师从法国,连英国的巡航舰设计都是师从被俘的法国军舰,刘钰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学。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卖的,还要给足了钱,别人就会办事。自己在欧洲并无人脉,以文会友倒是可能请来欧拉这样的数学家,和造船工匠根本不是一回事。
短期来看,肯定是造不如买。长远来看,那就是买不如造了。
要想朝廷上下扭转思路,就得一鸣惊人。讲道理远不如一场血淋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