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春耕(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量极低且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种植,相比于红薯更抗干旱,虽说没有土豆脱毒技术,但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
古代并没有明确脱毒概念,而土豆的脱毒并不是那么简单,现代土豆脱毒方面,我国一直落后于国外,均产量不如国外的三分之一,国内还广泛存在传统种植。
不光土豆有所谓毒素,很多农作物在一块地种久了都会减产,所以古人很早就学会了在同一块地种植几年后便换一种作物耕种。
穿越众从现代带来的土豆种子,只需要确保头两年的高产便已足够渡过前期,渡过前期后完全可以用其余作物代替土豆。
比如除了土豆外,真正的神兵利器乃是红薯,红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俗称地瓜,这东西在现代亩产万斤的新闻屡见不鲜,而在古代,至少在1641年的明朝,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地区已是小有名气,但终究得不到大范围的推广。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丰臣秀吉的侵朝大军与明将李如松在平壤激战正酣。此时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在马尼拉,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首次尝到这种清甜又管饱的神奇作物,看到漫山遍野种植的朱薯(国内最早的称呼),陈振龙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粮食短缺,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水旱风灾,而且福建多山,若在山上及旷地种植朱薯,可以救荒,于是陈振龙决心把朱薯带回国内。
当时西班牙人掌控下的吕宋严禁薯种外传,陈振龙用高价向当地人密购薯藤数尺,装在竹筒中,用绳系于船舷浮在海中,避过检查,终于将此物带回福建福州并于当年试种。
当年正逢福建全省大旱,面临粮食短缺的局面,陈振龙让其子陈经纶上书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言明吕宋朱薯可以救荒,且易栽种,不怕水旱,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
金学曾阅后,即批示:“夷国之薯气味平甘,可补粮食不足,该生涉险带种而归,事属义举。速觅地种植,俟收成后,将朱薯呈验。”
据记载,陈家率先在自家的农田里开始种植红薯,四个月以后,把土挖开即见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金学曾闻讯大喜,随即传令推广,“教民种之,以当谷食”。
此后福建之地,多赖此物解决粮食不足,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名金薯,因该薯系由外国引种,民间亦称番薯。
直至清乾隆时期,国内人口大爆炸,按照历史宿命轮回,乾隆年间本该是一个福份已尽的时代。此时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全国土地承载力的极限,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被饿死,另外一些差点饿死的人当中,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果腹铤而走险...恰逢此时,被忽视了近两百年的红薯开始进入执政者的眼帘。
乾隆年间的福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量极低且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种植,相比于红薯更抗干旱,虽说没有土豆脱毒技术,但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
古代并没有明确脱毒概念,而土豆的脱毒并不是那么简单,现代土豆脱毒方面,我国一直落后于国外,均产量不如国外的三分之一,国内还广泛存在传统种植。
不光土豆有所谓毒素,很多农作物在一块地种久了都会减产,所以古人很早就学会了在同一块地种植几年后便换一种作物耕种。
穿越众从现代带来的土豆种子,只需要确保头两年的高产便已足够渡过前期,渡过前期后完全可以用其余作物代替土豆。
比如除了土豆外,真正的神兵利器乃是红薯,红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俗称地瓜,这东西在现代亩产万斤的新闻屡见不鲜,而在古代,至少在1641年的明朝,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地区已是小有名气,但终究得不到大范围的推广。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丰臣秀吉的侵朝大军与明将李如松在平壤激战正酣。此时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在马尼拉,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首次尝到这种清甜又管饱的神奇作物,看到漫山遍野种植的朱薯(国内最早的称呼),陈振龙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粮食短缺,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水旱风灾,而且福建多山,若在山上及旷地种植朱薯,可以救荒,于是陈振龙决心把朱薯带回国内。
当时西班牙人掌控下的吕宋严禁薯种外传,陈振龙用高价向当地人密购薯藤数尺,装在竹筒中,用绳系于船舷浮在海中,避过检查,终于将此物带回福建福州并于当年试种。
当年正逢福建全省大旱,面临粮食短缺的局面,陈振龙让其子陈经纶上书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言明吕宋朱薯可以救荒,且易栽种,不怕水旱,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
金学曾阅后,即批示:“夷国之薯气味平甘,可补粮食不足,该生涉险带种而归,事属义举。速觅地种植,俟收成后,将朱薯呈验。”
据记载,陈家率先在自家的农田里开始种植红薯,四个月以后,把土挖开即见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金学曾闻讯大喜,随即传令推广,“教民种之,以当谷食”。
此后福建之地,多赖此物解决粮食不足,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名金薯,因该薯系由外国引种,民间亦称番薯。
直至清乾隆时期,国内人口大爆炸,按照历史宿命轮回,乾隆年间本该是一个福份已尽的时代。此时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全国土地承载力的极限,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被饿死,另外一些差点饿死的人当中,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果腹铤而走险...恰逢此时,被忽视了近两百年的红薯开始进入执政者的眼帘。
乾隆年间的福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