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前朝涌动(第二部六十四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们来到杨慕白上次吃瓜的地方,观音庙里,在庙院里,也有一些百姓在议论。
还有些为皇后娘娘祈福。
“皇后娘娘如此天人,乃是我帝都之福。”
“皇后娘娘上辈子肯定是个仙子,如今下凡来为百姓谋福祉。”
“皇后娘娘还生了龙凤胎,你们说这是多大的造化才得来的。”
“好有人福报,所以我们每日也要行好事,下半辈子肯定也能好过。”
“嫡皇子过十岁了,也不知什么时候立他为太子。”
“皇上正值壮年,没那么快的吧?”
“反正嫡皇子是天命所归,什么时候立都一样的。”
“对,对,对,除了他,也没有人适应当太子。”
“反正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
后面还有许多,裴盛远没再听下去,他急着回宫。
来到凤仪宫,杨慕白说道:“今日怎么来那么早,没有奏折吗?”
裴盛远说道:“慕慕,就想早点立咱的皇子为太子,你觉得如何?”
杨慕白说道:“安安沿年幼,不急于现在立太子。况且他现在的资质并不十分出众。”
裴盛远说道:“今日礼部、兵部、刑部尚书提议,立安安为太子。早些立,可避免皇子之间的争斗。这样也可以让他更有底气。也更有责任感。”
杨慕白说道:“安安虽然资质不是很出众,但并没有表现出自卑之态,不需要立太子的身份。只怕到是立了太子后,给他带来更大压力。”
裴盛远说道:“我看在朝许多大臣都赞同立安安为太子,百姓也在议论,都说安安是天命所归……”
杨慕白忙打断他,说道:“市井流言,不可全信。他们只是做无聊的消遣罢了。你还年轻,不必急着立太子的。”
裴盛远说道:“那好吧!待过些时日再说。”
第二日,杨慕白问安安:“安安,你对立太子之事,怎么看?”
安安说道:“皇额娘,父皇正值壮年,现在立太子为时过早。”
杨慕白又问道:“那安安觉得,谁是适合太子的人选?”
安安答道:“皇额娘,这要按祖制或父皇的意思,儿臣不敢妄言。”
看来太傅教得不错,这孩子,回答过关。
裴盛远万没想到,杨慕白的声望在百姓心中如此高。他本想立安安为太子,现在他犹豫了。
对权利的痴迷,总是无止境的,这些年,他把握得很好,没有大臣可以威胁他的权利,杨慕白对权利兴趣缺缺,前朝后宫,都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他不愿意自己的权利被架空,哪怕是他最喜爱的儿子。
百姓议论还未停息,舆论不断发酵,还未立太子,裴盛远感觉自己已经被逼退位一样。他想到,大皇子在军中已树立了威望,是不是可以把他召回宫中。
他和张硕许朗议论此事,张硕说道:“皇上,大皇子比嫡皇子年长,在军中训练并未大万,不急于召回宫中吧?”
许朗也说道:“大皇子在军中,尚未足两年,恐怕现在召回,只怕枉费了前期训练。”
裴盛远说道:“宫中目前资质最好的,便是嫡皇子,大皇子在的时候,他总是最出色的一位,朕想召他回来,激励嫡皇子。”
张硕说道:“嫡皇子年幼,现在还不宜立太子,就算立了太子,过几年,再让太子到军中历练一番,待他建功立业,一切水到渠成。”
裴盛远说道:“明日上朝,看看众大臣如何反应。”
当天晚上,裴盛远没到凤仪宫,他让人告诉杨慕白,自己留在太和宫,政事繁忙。
第二日早朝,众大臣还就立太子之事向裴盛远请愿,部分大臣都提议可立嫡皇子。
陆淮表示反对,也有部分臣子反对。此事暂且再议。
没想到近半个月,此事被反复提议,且赞成立嫡皇子的大臣越来越多,裴盛远几乎快被迫妥协了。
又一日,各项国事议完,兵部黄尚书又提议立太子之事。
裴盛远大手一挥,说道:“立太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陆淮也说道:“各位大人,嫡皇子年幼,皇上也还年轻,不急于一时立太子。”
礼部文尚书说道:“大皇子在军中,已有建树,若不及早立太子,只怕往后会引发夺嫡之争。”
裴盛远说道:“文爱卿,你这话不妥,嫡皇子年幼,待年长些,也到军中历练,必定也会有一番成就。若嫡皇子资质平庸,怎能挑起江山重任。切不可因大皇子资质出众,功勋卓著,而急于立太子。”
刑部周尚书说道:“皇上,祖制传嫡不传长,可不能坏了规矩。嫡皇子及皇后娘娘贤名远播,若不及早立太子,恐引及百姓议论。”
其他大臣也附和道:
“皇上,正是,不及早立太子,若引起夺嫡之争,恐社稷不稳。”
“皇上,嫡皇子在百姓心中声望极高,立为太子再适合不过。”
“皇上,皇后娘娘深得百姓爱戴,若不立嫡皇子,与祖制不符,百姓会有争议。请皇上三思!”
……
陆淮见此情形,深感不妙,便说道:“皇上,各位大人,嫡皇子还需多加培养,如今年纪太小,还不能看出其资质及治国之才能。需多加历练,方能探出究竟。”
工部钱尚书说道:“皇上,立太子事关江山社稷,祖制并未强制立嫡不立长,江山需能人,方可挑起重任。请皇上三思。”
吏部王尚书也说道:“皇上,嫡皇子年幼,立太子不宜操之过急。”
裴盛远说道:“既然众爱卿对立太子之事有异议,容后再议。”
见裴盛远如此说,各位大臣才噤声退朝。
裴盛远这段时间都没再踏入后宫,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杨慕白。立太子之事,以前是有承诺要立安安的,现在,他心里有了一丝丝不愿意。安安和杨慕白声望那么高,是不是意味着立了太子,等他成年后,他就可以退位了。
可是到那时,他也才到不惑之年。
想到半个多月没见到杨慕白,他今日赶过去。见到杨慕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们来到杨慕白上次吃瓜的地方,观音庙里,在庙院里,也有一些百姓在议论。
还有些为皇后娘娘祈福。
“皇后娘娘如此天人,乃是我帝都之福。”
“皇后娘娘上辈子肯定是个仙子,如今下凡来为百姓谋福祉。”
“皇后娘娘还生了龙凤胎,你们说这是多大的造化才得来的。”
“好有人福报,所以我们每日也要行好事,下半辈子肯定也能好过。”
“嫡皇子过十岁了,也不知什么时候立他为太子。”
“皇上正值壮年,没那么快的吧?”
“反正嫡皇子是天命所归,什么时候立都一样的。”
“对,对,对,除了他,也没有人适应当太子。”
“反正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
后面还有许多,裴盛远没再听下去,他急着回宫。
来到凤仪宫,杨慕白说道:“今日怎么来那么早,没有奏折吗?”
裴盛远说道:“慕慕,就想早点立咱的皇子为太子,你觉得如何?”
杨慕白说道:“安安沿年幼,不急于现在立太子。况且他现在的资质并不十分出众。”
裴盛远说道:“今日礼部、兵部、刑部尚书提议,立安安为太子。早些立,可避免皇子之间的争斗。这样也可以让他更有底气。也更有责任感。”
杨慕白说道:“安安虽然资质不是很出众,但并没有表现出自卑之态,不需要立太子的身份。只怕到是立了太子后,给他带来更大压力。”
裴盛远说道:“我看在朝许多大臣都赞同立安安为太子,百姓也在议论,都说安安是天命所归……”
杨慕白忙打断他,说道:“市井流言,不可全信。他们只是做无聊的消遣罢了。你还年轻,不必急着立太子的。”
裴盛远说道:“那好吧!待过些时日再说。”
第二日,杨慕白问安安:“安安,你对立太子之事,怎么看?”
安安说道:“皇额娘,父皇正值壮年,现在立太子为时过早。”
杨慕白又问道:“那安安觉得,谁是适合太子的人选?”
安安答道:“皇额娘,这要按祖制或父皇的意思,儿臣不敢妄言。”
看来太傅教得不错,这孩子,回答过关。
裴盛远万没想到,杨慕白的声望在百姓心中如此高。他本想立安安为太子,现在他犹豫了。
对权利的痴迷,总是无止境的,这些年,他把握得很好,没有大臣可以威胁他的权利,杨慕白对权利兴趣缺缺,前朝后宫,都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他不愿意自己的权利被架空,哪怕是他最喜爱的儿子。
百姓议论还未停息,舆论不断发酵,还未立太子,裴盛远感觉自己已经被逼退位一样。他想到,大皇子在军中已树立了威望,是不是可以把他召回宫中。
他和张硕许朗议论此事,张硕说道:“皇上,大皇子比嫡皇子年长,在军中训练并未大万,不急于召回宫中吧?”
许朗也说道:“大皇子在军中,尚未足两年,恐怕现在召回,只怕枉费了前期训练。”
裴盛远说道:“宫中目前资质最好的,便是嫡皇子,大皇子在的时候,他总是最出色的一位,朕想召他回来,激励嫡皇子。”
张硕说道:“嫡皇子年幼,现在还不宜立太子,就算立了太子,过几年,再让太子到军中历练一番,待他建功立业,一切水到渠成。”
裴盛远说道:“明日上朝,看看众大臣如何反应。”
当天晚上,裴盛远没到凤仪宫,他让人告诉杨慕白,自己留在太和宫,政事繁忙。
第二日早朝,众大臣还就立太子之事向裴盛远请愿,部分大臣都提议可立嫡皇子。
陆淮表示反对,也有部分臣子反对。此事暂且再议。
没想到近半个月,此事被反复提议,且赞成立嫡皇子的大臣越来越多,裴盛远几乎快被迫妥协了。
又一日,各项国事议完,兵部黄尚书又提议立太子之事。
裴盛远大手一挥,说道:“立太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陆淮也说道:“各位大人,嫡皇子年幼,皇上也还年轻,不急于一时立太子。”
礼部文尚书说道:“大皇子在军中,已有建树,若不及早立太子,只怕往后会引发夺嫡之争。”
裴盛远说道:“文爱卿,你这话不妥,嫡皇子年幼,待年长些,也到军中历练,必定也会有一番成就。若嫡皇子资质平庸,怎能挑起江山重任。切不可因大皇子资质出众,功勋卓著,而急于立太子。”
刑部周尚书说道:“皇上,祖制传嫡不传长,可不能坏了规矩。嫡皇子及皇后娘娘贤名远播,若不及早立太子,恐引及百姓议论。”
其他大臣也附和道:
“皇上,正是,不及早立太子,若引起夺嫡之争,恐社稷不稳。”
“皇上,嫡皇子在百姓心中声望极高,立为太子再适合不过。”
“皇上,皇后娘娘深得百姓爱戴,若不立嫡皇子,与祖制不符,百姓会有争议。请皇上三思!”
……
陆淮见此情形,深感不妙,便说道:“皇上,各位大人,嫡皇子还需多加培养,如今年纪太小,还不能看出其资质及治国之才能。需多加历练,方能探出究竟。”
工部钱尚书说道:“皇上,立太子事关江山社稷,祖制并未强制立嫡不立长,江山需能人,方可挑起重任。请皇上三思。”
吏部王尚书也说道:“皇上,嫡皇子年幼,立太子不宜操之过急。”
裴盛远说道:“既然众爱卿对立太子之事有异议,容后再议。”
见裴盛远如此说,各位大臣才噤声退朝。
裴盛远这段时间都没再踏入后宫,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杨慕白。立太子之事,以前是有承诺要立安安的,现在,他心里有了一丝丝不愿意。安安和杨慕白声望那么高,是不是意味着立了太子,等他成年后,他就可以退位了。
可是到那时,他也才到不惑之年。
想到半个多月没见到杨慕白,他今日赶过去。见到杨慕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