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以理服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杨维兴如同猿猴般敏捷的在山间攀登,虽然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但这个兴达户土目在山间穿梭的本事,仍然不输年轻人!
他回头看着跟在他身后的杨家儿郎,眼睛里露出了欣赏的光芒。
就是这些后生,拿着劣质的刀剑,用着软趴趴的猎弓,将拿着上好火铳的缅甸人几次打败,保住了他们这些桂家人最后赖以生存的地盘。
而现在,整个兴达户经过父亲杨献才和他的精心治理,逐渐成为了科干山脉左近最大的土目之一,说不定很快就能成为朝廷的册封土知县,升级为依附着中原王朝的正式土司了。
而想到朝廷,杨维兴深深地叹了口气,根据杨家族谱记载,他们原籍应天上元县柳树湾大石板,先祖杨高学在大明初年,跟随黔宁王沐英沐王爷平定云贵,随后落户昆明的。
大明天倾后,杨家后人跟永历皇帝入缅始终忠心随扈,后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在篦子坡,李晋王悲痛而死之后,他们就落户果敢兴达户的火烧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杨家在雍正年间成了果敢地区的望族。
雍正八年,在大家的推举下,他父亲杨献才,取代了原先土司陈姓大伙头,去木邦宣慰司述职,并缴纳了当年的门赋和烟课,从此杨家取代了陈家成为了兴达户的土目。
但其实在杨维兴的心里,他是很不愿意成为满清册封之土知县的。
他们杨家是大明几百年的卫所军官,他的阿爷每到永历皇帝殉国的日子,都还要摆上猪头、果品痛哭一番,所以自小受到阿爷影响的杨维兴,对于满清是没什么好感的。
想到这里,杨维兴打了个招呼,让后生们停下歇息片刻,他也掏出水烟袋吸一吸解解乏。
一块小小的银判,随着杨维兴掏水烟的动作掉了出来,他极为珍惜的把这块银判捡了起来。
银判不大,最多也就五两左右,它的背面刻着黔国公府藏五个小字。
这是杨家作为跟随黔宁昭靖王沐英沐王爷入滇的功勋之家,每年都能从黔国公那里得到的赏赐。
算起来,杨家离开昆明的祖宅已经百五十年了,这块银判,也成了杨维兴唯一的精神寄托。
他也曾在脑海里想过,想过老辈子们给他讲过的,繁华的昆明城和杨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杨维兴如同猿猴般敏捷的在山间攀登,虽然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但这个兴达户土目在山间穿梭的本事,仍然不输年轻人!
他回头看着跟在他身后的杨家儿郎,眼睛里露出了欣赏的光芒。
就是这些后生,拿着劣质的刀剑,用着软趴趴的猎弓,将拿着上好火铳的缅甸人几次打败,保住了他们这些桂家人最后赖以生存的地盘。
而现在,整个兴达户经过父亲杨献才和他的精心治理,逐渐成为了科干山脉左近最大的土目之一,说不定很快就能成为朝廷的册封土知县,升级为依附着中原王朝的正式土司了。
而想到朝廷,杨维兴深深地叹了口气,根据杨家族谱记载,他们原籍应天上元县柳树湾大石板,先祖杨高学在大明初年,跟随黔宁王沐英沐王爷平定云贵,随后落户昆明的。
大明天倾后,杨家后人跟永历皇帝入缅始终忠心随扈,后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在篦子坡,李晋王悲痛而死之后,他们就落户果敢兴达户的火烧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杨家在雍正年间成了果敢地区的望族。
雍正八年,在大家的推举下,他父亲杨献才,取代了原先土司陈姓大伙头,去木邦宣慰司述职,并缴纳了当年的门赋和烟课,从此杨家取代了陈家成为了兴达户的土目。
但其实在杨维兴的心里,他是很不愿意成为满清册封之土知县的。
他们杨家是大明几百年的卫所军官,他的阿爷每到永历皇帝殉国的日子,都还要摆上猪头、果品痛哭一番,所以自小受到阿爷影响的杨维兴,对于满清是没什么好感的。
想到这里,杨维兴打了个招呼,让后生们停下歇息片刻,他也掏出水烟袋吸一吸解解乏。
一块小小的银判,随着杨维兴掏水烟的动作掉了出来,他极为珍惜的把这块银判捡了起来。
银判不大,最多也就五两左右,它的背面刻着黔国公府藏五个小字。
这是杨家作为跟随黔宁昭靖王沐英沐王爷入滇的功勋之家,每年都能从黔国公那里得到的赏赐。
算起来,杨家离开昆明的祖宅已经百五十年了,这块银判,也成了杨维兴唯一的精神寄托。
他也曾在脑海里想过,想过老辈子们给他讲过的,繁华的昆明城和杨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