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欧洲人的中国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785年,这时候法兰西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刚刚去世不到十年。
他有一句十分出名的言论,“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和叶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不仅仅是平视,甚至带着点仰视。
在启蒙运动的这段时间,大部分的学者都是中国迷,都把中国当成了学习的榜样,他们从中国的古代书籍中吸取营养为自己所用,甚至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启蒙思想中。
这个时候的欧洲学者们这样描述着中国,“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礼貌的的一个民族,他们用几千年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着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的亲爱和睦,即使一个只认得一些字的农夫,也能和官员们自由的攀谈,皇帝陛下要想提高税率也必须和官员们商量,他们的统治者充满了仁慈之心,普通的百姓服从尊长、尊敬老人、爱护年幼者和弱者。”
莱布尼茨甚至夸张的描述道:“在中国,既是农夫与婢仆日常谈话都会十分礼貌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的贵族,他们的一举一动充满了礼仪的美感,人们平和而心底善良。”
这已经不是记述,而是吹捧了,有点像是后世共和国刚开始开放国门的时候,那一票公知们也是这么形容阿妹你看的。
所谓阿妹你看没有腐败,人人都热心肠,个个都是绅士,司法平等、反正各种平等,反正就是人间天堂、山巅之国般的存在。
现在的欧洲对于中国的吹捧也正处于这个阶段,在这些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公知’们吹捧下,遥远的中国成为了欧洲人道德上的楷模,虽然叶开也认为当时的大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楷模,但这样的吹捧还是夸张了点。
这种对于中国的神话,一直要等到1793年英国人马尔嘎尼带领使团去往中国为止。
这个英国人是最狂热的中国迷,他曾经对人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去一次中国,但真实的情况,却让马尔嘎尼惊掉了下巴,甚至有种梦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次使团的记述中,虽然整个使团充满了对中国人的嘲讽和不尊重,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些当时中国的情况。
马尔嘎尼写道,他不止一次的发现,官府配给他的厨子明目张胆的把配给使团的物资拿出去卖钱,然后再买一些次一等的充数,既是被当场抓住也毫无愧色。
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1785年,这时候法兰西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刚刚去世不到十年。
他有一句十分出名的言论,“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和叶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不仅仅是平视,甚至带着点仰视。
在启蒙运动的这段时间,大部分的学者都是中国迷,都把中国当成了学习的榜样,他们从中国的古代书籍中吸取营养为自己所用,甚至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启蒙思想中。
这个时候的欧洲学者们这样描述着中国,“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礼貌的的一个民族,他们用几千年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着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的亲爱和睦,即使一个只认得一些字的农夫,也能和官员们自由的攀谈,皇帝陛下要想提高税率也必须和官员们商量,他们的统治者充满了仁慈之心,普通的百姓服从尊长、尊敬老人、爱护年幼者和弱者。”
莱布尼茨甚至夸张的描述道:“在中国,既是农夫与婢仆日常谈话都会十分礼貌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的贵族,他们的一举一动充满了礼仪的美感,人们平和而心底善良。”
这已经不是记述,而是吹捧了,有点像是后世共和国刚开始开放国门的时候,那一票公知们也是这么形容阿妹你看的。
所谓阿妹你看没有腐败,人人都热心肠,个个都是绅士,司法平等、反正各种平等,反正就是人间天堂、山巅之国般的存在。
现在的欧洲对于中国的吹捧也正处于这个阶段,在这些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公知’们吹捧下,遥远的中国成为了欧洲人道德上的楷模,虽然叶开也认为当时的大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楷模,但这样的吹捧还是夸张了点。
这种对于中国的神话,一直要等到1793年英国人马尔嘎尼带领使团去往中国为止。
这个英国人是最狂热的中国迷,他曾经对人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去一次中国,但真实的情况,却让马尔嘎尼惊掉了下巴,甚至有种梦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次使团的记述中,虽然整个使团充满了对中国人的嘲讽和不尊重,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些当时中国的情况。
马尔嘎尼写道,他不止一次的发现,官府配给他的厨子明目张胆的把配给使团的物资拿出去卖钱,然后再买一些次一等的充数,既是被当场抓住也毫无愧色。
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