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53章
“我和家里几位长老商量了一下,想要拿出一部分粮食来救济灾民!”
钱玉瑶开口说道。
“你觉得如何?”
文启思考了片刻:“不妥!”
“不妥?”钱玉瑶不解的问。
“如果免费提供粮食救济灾民,恐怕会引起不少人的哄抢,真正有需要的,说不定反而抢不到。”
“不如将卖不出的粮食,便宜些卖出去,这样不缺粮食的根本不会哄抢。”
“真正需要的人才可能抢到粮食!”文启说道。
“你倒是考虑的周到!”钱玉瑶点了点头。
确实如文启所说,如果免费开仓放粮的话必然会有一些不缺粮食的人疯抢。
“可是不少难民身无分文,即使最便宜的价格,他们也买不起!”钱玉瑶说道。
“简单!”文启说道:“如果实在付不起的便让他们工作!以工时相抵好了!”
“好主意!我现在就去办!”钱玉瑶说道。
打了个招呼,转身便离开了。
·····
次日,文启昏昏沉沉的从床上爬起来。
又要去给几位皇子上课。
他几乎是梦游到皇宫。
几位皇子看见文启来了,都兴奋起来。
“文先生身体怎么样了?”
“好多了!”文启打了个哈欠。
“还是文先生给我们讲课有意思,昨日那个夫子讲的太无聊了!”朱棡说道。
“三弟,怎么能这么说宋夫子呢?”朱标轻声呵斥道。
“宋夫子可是文臣之首!多少人想听宋夫子讲课都没机会!”
文启立刻听出了朱标所说的是谁。
自然是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初文坛领袖的宋濂。
“满嘴之乎者也,困都困死了!”朱棡说道。
“快别说了!”朱樉推了一下朱棡小声提醒道。
“干什么呀?你昨天不也睡得挺香吗?”朱棡继续说道。
朱樉不断得给朱棡使着眼色。
朱棡一愣,这才向后看去。
正对上,宋濂的脸。
“夫子!”朱棡颤颤巍巍,大气都不敢喘。
虽然他刚刚说得挺凶,实际上很怕宋濂。
宋濂虽然很少处罚他们,但是上次他们过于调皮,把宋濂惹急了。
宋濂直接不教了。
此事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把他们几个一顿好打。
又让他们几个亲自去给宋濂赔罪。
宋濂才愿意重新回来教他们。
从此以后几人在宋濂的课堂上收敛多了。
虽然还是经常睡觉,但是至少不会过于调皮。
宋濂冷冷得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宋夫子!“其他几位皇子连忙上前行礼。
文启也上前:“见过宋大人!”
“不必拘谨!”宋程说道,“老夫久闻文先生博古晓今,教课也有自己的方法,特来请教一下!”
宋程当然不是第一次见文启,先前殿试的时候他虽未出声,但也一直在观察。
在此之前,他也见过文启所写的文章,同样惊为天人。
若不是有人告诉他,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他还以为是哪位不知名的大儒。
但是这些都不是他今日来听课的理由。
实在是近日被朱元璋拉去讨论的多了。
好像文启的每一句话朱元璋都要反复琢磨。
第153章
“我和家里几位长老商量了一下,想要拿出一部分粮食来救济灾民!”
钱玉瑶开口说道。
“你觉得如何?”
文启思考了片刻:“不妥!”
“不妥?”钱玉瑶不解的问。
“如果免费提供粮食救济灾民,恐怕会引起不少人的哄抢,真正有需要的,说不定反而抢不到。”
“不如将卖不出的粮食,便宜些卖出去,这样不缺粮食的根本不会哄抢。”
“真正需要的人才可能抢到粮食!”文启说道。
“你倒是考虑的周到!”钱玉瑶点了点头。
确实如文启所说,如果免费开仓放粮的话必然会有一些不缺粮食的人疯抢。
“可是不少难民身无分文,即使最便宜的价格,他们也买不起!”钱玉瑶说道。
“简单!”文启说道:“如果实在付不起的便让他们工作!以工时相抵好了!”
“好主意!我现在就去办!”钱玉瑶说道。
打了个招呼,转身便离开了。
·····
次日,文启昏昏沉沉的从床上爬起来。
又要去给几位皇子上课。
他几乎是梦游到皇宫。
几位皇子看见文启来了,都兴奋起来。
“文先生身体怎么样了?”
“好多了!”文启打了个哈欠。
“还是文先生给我们讲课有意思,昨日那个夫子讲的太无聊了!”朱棡说道。
“三弟,怎么能这么说宋夫子呢?”朱标轻声呵斥道。
“宋夫子可是文臣之首!多少人想听宋夫子讲课都没机会!”
文启立刻听出了朱标所说的是谁。
自然是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初文坛领袖的宋濂。
“满嘴之乎者也,困都困死了!”朱棡说道。
“快别说了!”朱樉推了一下朱棡小声提醒道。
“干什么呀?你昨天不也睡得挺香吗?”朱棡继续说道。
朱樉不断得给朱棡使着眼色。
朱棡一愣,这才向后看去。
正对上,宋濂的脸。
“夫子!”朱棡颤颤巍巍,大气都不敢喘。
虽然他刚刚说得挺凶,实际上很怕宋濂。
宋濂虽然很少处罚他们,但是上次他们过于调皮,把宋濂惹急了。
宋濂直接不教了。
此事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把他们几个一顿好打。
又让他们几个亲自去给宋濂赔罪。
宋濂才愿意重新回来教他们。
从此以后几人在宋濂的课堂上收敛多了。
虽然还是经常睡觉,但是至少不会过于调皮。
宋濂冷冷得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宋夫子!“其他几位皇子连忙上前行礼。
文启也上前:“见过宋大人!”
“不必拘谨!”宋程说道,“老夫久闻文先生博古晓今,教课也有自己的方法,特来请教一下!”
宋程当然不是第一次见文启,先前殿试的时候他虽未出声,但也一直在观察。
在此之前,他也见过文启所写的文章,同样惊为天人。
若不是有人告诉他,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他还以为是哪位不知名的大儒。
但是这些都不是他今日来听课的理由。
实在是近日被朱元璋拉去讨论的多了。
好像文启的每一句话朱元璋都要反复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