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治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渐了吗?”
“那些人太蠢了,许兄弟只身入京,世上岂有有野心的人会自处死地?”李自成口气坚定地说道:“许兄弟一定要留下来,绝不能被流言所间。”
许平想了想:“大王说的不对,二十多年前,黄侯也曾孤身犯险,但现在黄侯也要反了。”
“那是哪年?”李自成仰头回忆起来:“黄侯去辽阳,是天启六年吧?”
“不错。”
“嗯,大约是二十五年。今年是永昌元年,等到永昌二十五年的时候,许兄弟你记得提醒我一声,好让我能先下手为强。”李自成正色说道:“或是永昌二十五年的时候,许兄弟你要归隐的话,我一定求之不得。”
……
刘姑娘一直没有看见岳牧跑来,近卫营一拨拨的换班休息,可是她的心上人总是不曾出现。总算等到京师的局势稳定,刘姑娘急忙赶去近卫营的防地,寻找自己的未婚夫。
一路上所见,到处都是顺军士兵的笑脸,长年的战争看上去终于结束了,士兵们放声欢笑,以后就是无忧无虑的太平日子了,再也不用把脑袋提在手上,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见到岳牧的长官后,这个平时总是笑眯眯取笑他们二人的军官神情变得非常严肃,他盯着刘姑娘犹豫了很久,终于摇头道:“咱做不来这个,去找你秦嫂子吧。”
刘姑娘跌跌撞撞地跑到军营后面,冲到负责收敛尸体入棺材的秦德东的遗孀,后者看到刘姑娘后也是满脸的沉重,伸手抚摸了一下刘姑娘的头发,然后带着她走向那片新坟中。
身后又传来欢声笑语声,刚刚换岗回营的顺军士兵们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
“大顺万岁,大王万岁!”
“天下太平了。”
看着墓碑上的字,刘姑娘失声痛哭,在一片欢乐声中发出了撕心扯肺的嚎啕声,这块碑上写的是:
大顺近卫营一等军士岳牧
……
李自成和牛金星一直忙于接见投降的明朝官吏,自从牛金星在京师安顿下来以后,登门叩见的人都快要把他的门槛踩断了。在总结明亡得失时,静下心来以后的李自成觉得崇祯皇帝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天子干政过多可能不但不是好事,反倒有不好的影响。因此李自成决定就是自己也不过多干涉朝廷运转,而是让牛金星效仿明的体制,建立一个权威更大的顺内阁,全权负责内政,甚至连司礼监的披红都废除掉。
李自成送给牛金星一个扇子,上面亲笔写着内阁两个字,现在牛金星把这扇子随身携带,没事就拿出来显示给众人看,投降的明朝官吏也是颂声如潮:“司礼监披红,留中不发,俱是前明大患,顺王一朝废之,真明主也。”
除去对内阁的掣肘,李自成还下令宫中只留下一千老弱无处可去的太监,其他数千太监一并遣散出京。
一开始李自成解释说这个是为了惩罚太监干政扰乱国事时,群臣们还纷纷称赞顺王的英明,不过等到李自成下令停收新监时,大顺的臣子们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他们不是说太监是祸乱之源吗?”见到牛金星又代表群臣们来劝自己收回成命,李自成用一种诧异的语气问道:“那大顺以后不收太监了,岂不是彻底断了阉竖乱政的可能?”
“那大王打算怎么治理后宫呢?”牛金星冷冷地问道。
“我只有……”
牛金星咳嗽了一声。
“寡人只有一个王后,”李自成马上改口道:“寡人没有子嗣,所以大概还会再娶一两个小老婆。”
牛金星又咳嗽了一声。
“寡人还会再封一两个妃子。”李自成倒是非常虚心,别人一劝就改,他转头看着身边的许平,无奈地抱怨了一声:“真是麻烦啊。”
“天家就要有天家的体统。”牛金星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声。
“只有三个而已,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渐了吗?”
“那些人太蠢了,许兄弟只身入京,世上岂有有野心的人会自处死地?”李自成口气坚定地说道:“许兄弟一定要留下来,绝不能被流言所间。”
许平想了想:“大王说的不对,二十多年前,黄侯也曾孤身犯险,但现在黄侯也要反了。”
“那是哪年?”李自成仰头回忆起来:“黄侯去辽阳,是天启六年吧?”
“不错。”
“嗯,大约是二十五年。今年是永昌元年,等到永昌二十五年的时候,许兄弟你记得提醒我一声,好让我能先下手为强。”李自成正色说道:“或是永昌二十五年的时候,许兄弟你要归隐的话,我一定求之不得。”
……
刘姑娘一直没有看见岳牧跑来,近卫营一拨拨的换班休息,可是她的心上人总是不曾出现。总算等到京师的局势稳定,刘姑娘急忙赶去近卫营的防地,寻找自己的未婚夫。
一路上所见,到处都是顺军士兵的笑脸,长年的战争看上去终于结束了,士兵们放声欢笑,以后就是无忧无虑的太平日子了,再也不用把脑袋提在手上,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见到岳牧的长官后,这个平时总是笑眯眯取笑他们二人的军官神情变得非常严肃,他盯着刘姑娘犹豫了很久,终于摇头道:“咱做不来这个,去找你秦嫂子吧。”
刘姑娘跌跌撞撞地跑到军营后面,冲到负责收敛尸体入棺材的秦德东的遗孀,后者看到刘姑娘后也是满脸的沉重,伸手抚摸了一下刘姑娘的头发,然后带着她走向那片新坟中。
身后又传来欢声笑语声,刚刚换岗回营的顺军士兵们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
“大顺万岁,大王万岁!”
“天下太平了。”
看着墓碑上的字,刘姑娘失声痛哭,在一片欢乐声中发出了撕心扯肺的嚎啕声,这块碑上写的是:
大顺近卫营一等军士岳牧
……
李自成和牛金星一直忙于接见投降的明朝官吏,自从牛金星在京师安顿下来以后,登门叩见的人都快要把他的门槛踩断了。在总结明亡得失时,静下心来以后的李自成觉得崇祯皇帝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天子干政过多可能不但不是好事,反倒有不好的影响。因此李自成决定就是自己也不过多干涉朝廷运转,而是让牛金星效仿明的体制,建立一个权威更大的顺内阁,全权负责内政,甚至连司礼监的披红都废除掉。
李自成送给牛金星一个扇子,上面亲笔写着内阁两个字,现在牛金星把这扇子随身携带,没事就拿出来显示给众人看,投降的明朝官吏也是颂声如潮:“司礼监披红,留中不发,俱是前明大患,顺王一朝废之,真明主也。”
除去对内阁的掣肘,李自成还下令宫中只留下一千老弱无处可去的太监,其他数千太监一并遣散出京。
一开始李自成解释说这个是为了惩罚太监干政扰乱国事时,群臣们还纷纷称赞顺王的英明,不过等到李自成下令停收新监时,大顺的臣子们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他们不是说太监是祸乱之源吗?”见到牛金星又代表群臣们来劝自己收回成命,李自成用一种诧异的语气问道:“那大顺以后不收太监了,岂不是彻底断了阉竖乱政的可能?”
“那大王打算怎么治理后宫呢?”牛金星冷冷地问道。
“我只有……”
牛金星咳嗽了一声。
“寡人只有一个王后,”李自成马上改口道:“寡人没有子嗣,所以大概还会再娶一两个小老婆。”
牛金星又咳嗽了一声。
“寡人还会再封一两个妃子。”李自成倒是非常虚心,别人一劝就改,他转头看着身边的许平,无奈地抱怨了一声:“真是麻烦啊。”
“天家就要有天家的体统。”牛金星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声。
“只有三个而已,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