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供求关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是历城的彭黯、赵鼎明,回来后再途径掖县时与这边的赵氏一族谈谈联宗的风向,最后再给赵炳然拜年,试着私下交际一下,看能不能一起做事发财。

最后,才是戚继光。

车厢里,稍稍饮酒的赵期昌躺在鹿皮上倚着被褥,神态微醉心中怅然,两条腿伸直,孙孟娘、张春燕一人抱着一条给他揉捏,张祖娥、夏折柳坐在一起,四个大大小小的女子低声交谈着。

微微翻动身子,赵期昌睁开眼眨眨眼睛,感受到一连串的地方要跑,又要强作欢颜去讨好彭黯,内内外外的事情涌上心头,不由轻叹一声。

张祖娥递水过来,手搭在赵期昌肩上:“三郎,又因何感叹?”

“家事。”

“前程。”

“荣华富贵……安定日子。”

张祖娥接回茶杯,抓住赵期昌的左手,垂首看着赵期昌:“三郎,你已经做的够多了。该缓缓了,欲速而不达。修完官道,不妨安心待在朱高,过过清闲日子。”

赵期昌不语,他想停也停不下了,下面人给他的推动力太大,而上面各方面人都在争抢,哪能松懈?

前脚他还告诫家中上下不要贪图闲逸,眼前自己又改变态度,这朝令夕改是否有些快了呢?

“三郎,看东南形势,倭寇之患日盛一日。再看看北方九边,曾铣之死,休说边军,就连我登州士子、百姓听闻,无不骂朝廷昏聩,屈杀名臣。九边上下无不寒心,这边患自然会日盛一日。三郎又简在帝心,今后想在家中过一日清闲日子,朝廷、君上也不会允许呀。”

张祖娥说着微微眯眼,将赵期昌的手挤压在心口轻轻摇晃着:“以当世的形势,大丈夫不愁建功立业。只要兵精将勇,三郎足以纵横天下,为朝廷立不世之功,何愁官爵?”

赵期昌眨眨眼睛,点头:“姐姐这话在理,可就怕突然一日闲下来,想要再劈荆斩棘,就会穿不起甲胄,拿不动刀枪。”

张祖娥微笑,摇头:“别人或许会沉湎于酒色,可三郎不是这种人。妾身如此劝三郎,是另有考虑。”

“还请姐姐指教。”

张祖娥沉吟片刻,才说:“三郎莫要嫌弃妾身言语不敬,在妾身看来,论眼界、手段、城府,赵鼎明相较于我父,相差何止一筹?如今赵鼎明身为巡抚标营中军大将,既有贪三郎功勋之原由,也有我父明哲保身退避一隅之原由。”

赵期昌垂头细细考虑:“姐姐这话也对,我那兄长就是个商人性子,善于见风使舵。只能看眼前,看不得长远。”

他可没评价张茂,他不评价,张祖娥也知道他的评价是什么,无非是个不吃亏,人不走空的老狐狸。

张祖娥看一眼车中三名垂首的侍女,继续说:“捕倭军能编满一营之数,自成体系已经是难能可贵之事。眼前三郎万不可再冒头,有好处不妨让给大房、或者我父,乃至是田家、于家、李家、戚家、刘家、王家等等诸人。一枝独秀,倒霉的是三郎,获益的可是诸氏。”

其中,自然包括赵鼎明、张茂。

她选在这个时候说,就是因为赵期昌这次外出拜年一圈走下来,会把很多对外事情谈妥当。现在还没有碰面表态,尚有改变尺度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