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二世出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可能会影响到今后要施行的国策。因为学馆出仕的学子们今后必将会是大秦的栋梁之才,他们不学法家之学,不懂律法,不懂法的重要性,他们怎么能做官任职?
还有,就是任由争论这般维持下去,学馆既达不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还会因为遵法抑儒而失掉不少人才。
所以,赢高也在书房苦思冥想对策。
只是关于孔鲋这个人赢高自己也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是孔子后裔,博通经史,与魏名士张耳、陈余友好。
其实,关于孔鲋有一个典故,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孔鲋不仕,令其弟子叔孙通仕秦,后召为鲁国文通君,拜少傅。在始皇三十四年宰相李斯始议焚书之事,魏人陈余告诉他:“秦将灭先王之藉,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哉!”孔鲋回答说:“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遂收其家所藏《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旧宅的墙壁中,而后隐居嵩山,教弟子百余人。
而孔鲋“鲁壁藏书”也就成了历代藏家之经典轶事,明人孔贞栋《咏鲁壁》诗云:“蝌蚪出从古壁中,至今大地书文同。秦人遗下六经火,三月咸阳焰尚红”。
清乾隆帝写诗赞颂:“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著书20篇,旧传《孔丛子》为他所作,实出后人伪托。
书房中赢高想了半天,又紧皱着眉头又翻开了放在案头的《商君书》仔细翻看。韩谈则在一旁小心的候着,他已经习惯了在赢高看书的时候静静的待在赢高的身边,以便赢高需要的时候他能第一时间办到。
这本《商君书》是赢高自跟随始皇帝出巡到现在还一直研读的书,是当初他为了跟随始皇帝出巡而去拜访蒙毅时,两人畅谈相欢,蒙毅送给赢高的。
赢高在想蒙毅为什么总是那样的刚正不阿呢?可能跟这本《商君书》有关。
说实话,赢高在初读本书的时候他也没有发现它有多么的深奥,只是耐着性子细细的研读,再结合自己手感受到的秦国的国情,他才能体味出书中所表达的法治的观念伟大。法治不诛心,诛心非法治。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亡。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这些铿锵有力的句子,这些直指人心的理念是何等的深邃和广阔呢?
常言说的好,看字就能识人,可赢高从这本《商君书》中看到了商鞅的人――伟大的法家圣人。
可是很可惜,翻看了很久已经有点破旧不堪的用羊皮纸装订好的《商君书》,赢高便轻轻的合上了它,微微叹息一声。
他没有在这本书找到自己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可能会影响到今后要施行的国策。因为学馆出仕的学子们今后必将会是大秦的栋梁之才,他们不学法家之学,不懂律法,不懂法的重要性,他们怎么能做官任职?
还有,就是任由争论这般维持下去,学馆既达不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还会因为遵法抑儒而失掉不少人才。
所以,赢高也在书房苦思冥想对策。
只是关于孔鲋这个人赢高自己也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是孔子后裔,博通经史,与魏名士张耳、陈余友好。
其实,关于孔鲋有一个典故,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孔鲋不仕,令其弟子叔孙通仕秦,后召为鲁国文通君,拜少傅。在始皇三十四年宰相李斯始议焚书之事,魏人陈余告诉他:“秦将灭先王之藉,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哉!”孔鲋回答说:“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遂收其家所藏《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旧宅的墙壁中,而后隐居嵩山,教弟子百余人。
而孔鲋“鲁壁藏书”也就成了历代藏家之经典轶事,明人孔贞栋《咏鲁壁》诗云:“蝌蚪出从古壁中,至今大地书文同。秦人遗下六经火,三月咸阳焰尚红”。
清乾隆帝写诗赞颂:“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著书20篇,旧传《孔丛子》为他所作,实出后人伪托。
书房中赢高想了半天,又紧皱着眉头又翻开了放在案头的《商君书》仔细翻看。韩谈则在一旁小心的候着,他已经习惯了在赢高看书的时候静静的待在赢高的身边,以便赢高需要的时候他能第一时间办到。
这本《商君书》是赢高自跟随始皇帝出巡到现在还一直研读的书,是当初他为了跟随始皇帝出巡而去拜访蒙毅时,两人畅谈相欢,蒙毅送给赢高的。
赢高在想蒙毅为什么总是那样的刚正不阿呢?可能跟这本《商君书》有关。
说实话,赢高在初读本书的时候他也没有发现它有多么的深奥,只是耐着性子细细的研读,再结合自己手感受到的秦国的国情,他才能体味出书中所表达的法治的观念伟大。法治不诛心,诛心非法治。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亡。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这些铿锵有力的句子,这些直指人心的理念是何等的深邃和广阔呢?
常言说的好,看字就能识人,可赢高从这本《商君书》中看到了商鞅的人――伟大的法家圣人。
可是很可惜,翻看了很久已经有点破旧不堪的用羊皮纸装订好的《商君书》,赢高便轻轻的合上了它,微微叹息一声。
他没有在这本书找到自己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