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猎鹿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举人应该能到手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八月初八下午进入号房,明天开始考试,后天考试结束才能出去,张新要在他的号房中呆几十个小时,他摇摇头决定忍着。

“这就是哥要生活几天的小黑屋啊。”张新打量着他几平方米的考棚,他笑道:“古代的科举考试真坑爹!”

张新的号房很小,前面是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木板一拼就是床了。

号房后面是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试时间比较充裕,那个蜡烛不是让张新晚上答题时用。

当然,号房中还有一个便桶,方便时用啊。明朝贡院号房中的情况应该都和张新的号房差不多,张新笑了一下,他掂过考篮准备吃点东西就睡觉。

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考生是否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巡检吏员一概不问。今天早点睡,明天有精神答卷。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就放题了。

这次四川乡试第一场考试《论语》一文、《大学》一文、《孟子》一文,经义四文,乡试第一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求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要求300字以上。一天时间写七篇文章,共两千字多字。字数不多,但要写七篇八股文也不容易。

不敢怠慢,张新全全神贯注搜索他脑海中记下来的八股文,他想了一个多小时。上午九点,张新用在炭盆中挑的碳条在草稿纸上飞快地书写他想到的那七篇清朝八股文。二十一世纪,正常人一个小时能写二千多个汉字。

从二十一世纪来到明朝的张新用硬笔写字很快,他只用半个多小时就把那七篇清朝八股文写到草稿纸上了。吃了一点东西,张新开始用毛笔往试卷上誊写那七篇清朝八股文。用毛笔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