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体验系统之(下):叶子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那时叶子襄刚六岁,幸得叶妃受宠,他和肖家小姐的婚事不过是两家口头约定,查无实证,才能在屠刀下捡回一条性命。
但有了这个前科,叶侍郎一家都活得谨小慎微,叶子襄更是懂事起便朝乾夕惕,战战兢兢,为了向皇帝表忠心,为了求一个后位,全家竟不惜把唯一的独子送入空门。
叶子襄问自己,他恨这位肖小姐吗?
大约是不恨的,他自幼读史,在时代变迁家国命运面前,帝王将相也不过是身不由己的小人物,肖丞相不得不全他忠义之名,当今圣上也不得不灭绝肖半朝。这些令人疲惫成灰的所谓男儿事业,又如何能让一个小女子承担其间的恩怨情仇?
他恨不了她,也谈不上爱,五岁的孩童又懂什么是婚姻之约呢?他隐隐约约记得,娘亲曾经抱着他放到一张柔软如云的榻上,指着榻上另一个三四岁的幼儿,笑谑道:“吾儿,这便是你未来的娘子。”
帘幕飘渺,那张天真无知的糯米样小脸,如今与肖文静粉致娇美的芙蓉面重合。
时如逝水,溯尽白头。
…………
……
叶子襄第六次见到肖文静,他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那天薄曦之时,见月寺的僧人带着叶家仆从寻至崖底,他艰难地迎出洞口,再返身回来,洞内的肖文静已不见踪影。
她是活在传奇中的女子,如红线、隐娘,倏忽来去,恣意逍遥。叶子襄想,北溟之地的鲲鹏,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而他,不过是在她翅膀的阴影里偶尔憩息的鱼。
他回到寺中便一病不起,昏昏沉沉,时睡时醒。
短暂清醒的间隙总有人在他耳畔说话,大多时候是父母,絮絮地说着家事国事,叶侍郎如何当朝哭诉冤屈,皇帝陛下如何勃然大怒,处置了骄横跋扈的贵妃,将叶贤妃扶上后位。
有时候是见月寺的圆性大师,坐在他的床头诵经,他恰巧抄过那篇《华严经孔目章》。
“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一邪见谓无正信,二我见谓不知此身五蕴所成,三常见谓不知己身及诸外物。四断见谓不知诸法本性空寂。五戒盗见。六果盗见谓不知正因正果。七疑见谓于诸法或执有我……”
虽此“见”非彼“见”,叶子襄仍是朦朦胧胧地想起了肖文静。
后来他便醒过来,孤身独卧在见月寺的硬榻上,夜凉如水,呵气成冰。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病便略过了帝都短暂的秋,进入冬季,赶上了见月寺头一场雪。
叶子襄扶着床栏起身,缓步挪到床畔,隔窗传来一缕清音,他顿了顿,缓缓推开。
窗外霰雪飘摇,放眼望去天与地苍茫混沌,再无分际。
僧舍连绵的黑色屋脊已被染白,远处是辉煌壮丽的大雄宝殿,琉璃瓦上均匀地铺上一层薄雪,飞檐下头坠着迎风哼唱的铜铃,檐角上方,站着一个人。
那是肖文静,叶子襄知道,他就是知道。
她在长裙外穿着厚重的白色狐裘,雪落上去分辨不清,侧颜剪影如画,长发在风中飞舞。
肖文静遥遥望向他,吹响了指间短笛。
他听到一抹清音,苍郁辽阔,穿云遏雪,它仿佛说尽了人世间所有的道理,又仿佛仅奏给他一个人听。
…………
……
叶子襄在剃度大典之前醒了过来,似乎印证着圆性大师的话:此子身有佛缘。
这一场雪停不下来,白雪从见月寺的第一级台阶铺满最后一级台阶,阶下善男信女纷纷叩拜,阶上,小沙弥敲响了铜钟。
钟声沉郁浑厚,响若佛谒,叶子襄随着满寺僧侣一起拜下去,阿弥陀佛,相见争如不见。
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那时叶子襄刚六岁,幸得叶妃受宠,他和肖家小姐的婚事不过是两家口头约定,查无实证,才能在屠刀下捡回一条性命。
但有了这个前科,叶侍郎一家都活得谨小慎微,叶子襄更是懂事起便朝乾夕惕,战战兢兢,为了向皇帝表忠心,为了求一个后位,全家竟不惜把唯一的独子送入空门。
叶子襄问自己,他恨这位肖小姐吗?
大约是不恨的,他自幼读史,在时代变迁家国命运面前,帝王将相也不过是身不由己的小人物,肖丞相不得不全他忠义之名,当今圣上也不得不灭绝肖半朝。这些令人疲惫成灰的所谓男儿事业,又如何能让一个小女子承担其间的恩怨情仇?
他恨不了她,也谈不上爱,五岁的孩童又懂什么是婚姻之约呢?他隐隐约约记得,娘亲曾经抱着他放到一张柔软如云的榻上,指着榻上另一个三四岁的幼儿,笑谑道:“吾儿,这便是你未来的娘子。”
帘幕飘渺,那张天真无知的糯米样小脸,如今与肖文静粉致娇美的芙蓉面重合。
时如逝水,溯尽白头。
…………
……
叶子襄第六次见到肖文静,他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那天薄曦之时,见月寺的僧人带着叶家仆从寻至崖底,他艰难地迎出洞口,再返身回来,洞内的肖文静已不见踪影。
她是活在传奇中的女子,如红线、隐娘,倏忽来去,恣意逍遥。叶子襄想,北溟之地的鲲鹏,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而他,不过是在她翅膀的阴影里偶尔憩息的鱼。
他回到寺中便一病不起,昏昏沉沉,时睡时醒。
短暂清醒的间隙总有人在他耳畔说话,大多时候是父母,絮絮地说着家事国事,叶侍郎如何当朝哭诉冤屈,皇帝陛下如何勃然大怒,处置了骄横跋扈的贵妃,将叶贤妃扶上后位。
有时候是见月寺的圆性大师,坐在他的床头诵经,他恰巧抄过那篇《华严经孔目章》。
“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一邪见谓无正信,二我见谓不知此身五蕴所成,三常见谓不知己身及诸外物。四断见谓不知诸法本性空寂。五戒盗见。六果盗见谓不知正因正果。七疑见谓于诸法或执有我……”
虽此“见”非彼“见”,叶子襄仍是朦朦胧胧地想起了肖文静。
后来他便醒过来,孤身独卧在见月寺的硬榻上,夜凉如水,呵气成冰。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病便略过了帝都短暂的秋,进入冬季,赶上了见月寺头一场雪。
叶子襄扶着床栏起身,缓步挪到床畔,隔窗传来一缕清音,他顿了顿,缓缓推开。
窗外霰雪飘摇,放眼望去天与地苍茫混沌,再无分际。
僧舍连绵的黑色屋脊已被染白,远处是辉煌壮丽的大雄宝殿,琉璃瓦上均匀地铺上一层薄雪,飞檐下头坠着迎风哼唱的铜铃,檐角上方,站着一个人。
那是肖文静,叶子襄知道,他就是知道。
她在长裙外穿着厚重的白色狐裘,雪落上去分辨不清,侧颜剪影如画,长发在风中飞舞。
肖文静遥遥望向他,吹响了指间短笛。
他听到一抹清音,苍郁辽阔,穿云遏雪,它仿佛说尽了人世间所有的道理,又仿佛仅奏给他一个人听。
…………
……
叶子襄在剃度大典之前醒了过来,似乎印证着圆性大师的话:此子身有佛缘。
这一场雪停不下来,白雪从见月寺的第一级台阶铺满最后一级台阶,阶下善男信女纷纷叩拜,阶上,小沙弥敲响了铜钟。
钟声沉郁浑厚,响若佛谒,叶子襄随着满寺僧侣一起拜下去,阿弥陀佛,相见争如不见。
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