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冲冠只为红颜怒 垂泪安得子衿怜(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走的。如果盘越国在今孟加拉,那么出了五尺道就到了,拐那么多弯干嘛?
盘越国人多为南岛人,既越人民系,又名汉越王。从这两个名字可以推断出,他们在当时是与中国越民有联系的,至少通商存在实锤。中国古代有昆仑奴的概念,所谓昆仑奴指的便是南岛较为矮黑的人种。这个概念虽然有一定歧视,但却反映了越人也是来源于泛昆仑支系的事实,从扶南王族(古龙氏)到台岛原住民(昆仑族),都有昆仑崇拜,神山崇拜。这也是三山文化起源说的一个证据。越人在上古大洪荒也是通过避难昆仑挺过去的,后自川滇出山(有史前文化考古证据)。
本作中天竺数学家阿耶波多的故乡阿诗波,毗邻钻石产区歌箜答。本作称他为盘帝国人,其实就是指潘地亚,盘越国。北魏时期潘地亚已亡,只余下一个小邦。而阿诗波的地理位置在极盛时期的孔雀王朝与潘地亚的交界处,理论上两地还有些偏差。但作为串联知识点的素材,就这样处理了罢。所谓盘帝,不但是更近似潘地亚的对音,也是为了扣中之前关于帝盘古来自越人文化的命题。之前笔者否定了盘古天竺来源说,那么写到这里笔者又要说回来,如果将盘越国也作为越人文化延伸来看的话,那么盘古天竺说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这就和我们某个邻国将孔子,七闽,齐鲁,鲜卑故地都算作自己曾经的“故土”一般,如果你能理解其后的文化背景,那么这些说法也不能算是全错。只是源头终究是源头,结论不能本末倒置。
说道这里,我们可以再回味一下神猴哈努曼的故事。作为熊猫人的盟友,征服了南印和斯里兰卡,这不就是昆仑越人支的扩张路线么?因为南岛人在体态上相对矮小,精瘦,有肤色,因生活习惯关系晚年多有佝偻……嗯,神猴……猿公……越女……哎?怎么又是一个一致性非常强的传说体系?
天竺说道这里,已经差不多了。笈多这一朝没什么可提的,本来不想说得太细。只是本文发生年代对应在天竺就是笈多朝时期,而且之前在正文里也提到过一些,所以我们只点出一些关键知识点。
关于笈多王朝世系,某百科的记录简直不能看。如果本文与某百科有出入,不用怀疑,本文至少是有考证过双语文献的。公元500年前后,笈多王朝的国王是幼日王(Narasimhagupta)。幼日王时期天竺遭到嚈哒的大族王(Mihirakula)入侵,将笈多王朝压缩到恒河流域,这段历史是记载于《大唐西域记》之中的。所以战斗双方国王都有中文的正式命名。本作中阿耶波多作为笈多使臣向大魏求援,所有的时间点都合拍,最重要的是,阿耶波多的著作《阿里亚哈塔历书》成书与497年,正是本书中该次出使的次年。阿耶波多的这一本历书在印度的天文,历法,术数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突破。为什么年方二十的小伙子突然开窍引领了一国智商,会不会是他遇到好老师了呢?其实这本历书究竟什么水平,咱们之前也介绍过,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从来不怕横向比较。如果你觉得不以为然,请先确定你读过的本国经典是不是够多,确定你的主要知识点是来自原典还是公知自媒体。如果你连读古文原典和外文原典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你究竟是怎么比较的呢?还不是只能道听途说?在自媒体平台上,我能找到100篇A比B好的文章,就能同样找到100篇B比A好的文章。你究竟要怎么分辨真伪呢?不如跟着笔者的方法走,坚决不信没有原典的文章,对于引用的原典,也要查证这个原典靠不靠谱,引用者有没有全引原文观点,才能判定该说是否可信。
p.s.《三国演义》的艺术源头是陈寿《三国志》,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志》以魏为正统,四夷倭人传都列入魏书。而崇刘论调自习凿齿始。其《汉晋春秋》的写作方法与《世说新语》《英雄传》等书无异,裴松之对之多有诟病。可见崇刘一说当时并非主流。元曲中三国故事已经基本可见雏形,影响力最大的是虞氏《全相三国志评话》。这本评话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着深渊影响。本书虞氏横吹曲词或为评话前身。
张飞杠九将,见演义第四十二回。九将,先有文聘,后有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合,许褚,在加上夏侯杰(本作夏侯霸,出了一个大bug,被后人订正)。
第(3/3)页
走的。如果盘越国在今孟加拉,那么出了五尺道就到了,拐那么多弯干嘛?
盘越国人多为南岛人,既越人民系,又名汉越王。从这两个名字可以推断出,他们在当时是与中国越民有联系的,至少通商存在实锤。中国古代有昆仑奴的概念,所谓昆仑奴指的便是南岛较为矮黑的人种。这个概念虽然有一定歧视,但却反映了越人也是来源于泛昆仑支系的事实,从扶南王族(古龙氏)到台岛原住民(昆仑族),都有昆仑崇拜,神山崇拜。这也是三山文化起源说的一个证据。越人在上古大洪荒也是通过避难昆仑挺过去的,后自川滇出山(有史前文化考古证据)。
本作中天竺数学家阿耶波多的故乡阿诗波,毗邻钻石产区歌箜答。本作称他为盘帝国人,其实就是指潘地亚,盘越国。北魏时期潘地亚已亡,只余下一个小邦。而阿诗波的地理位置在极盛时期的孔雀王朝与潘地亚的交界处,理论上两地还有些偏差。但作为串联知识点的素材,就这样处理了罢。所谓盘帝,不但是更近似潘地亚的对音,也是为了扣中之前关于帝盘古来自越人文化的命题。之前笔者否定了盘古天竺来源说,那么写到这里笔者又要说回来,如果将盘越国也作为越人文化延伸来看的话,那么盘古天竺说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这就和我们某个邻国将孔子,七闽,齐鲁,鲜卑故地都算作自己曾经的“故土”一般,如果你能理解其后的文化背景,那么这些说法也不能算是全错。只是源头终究是源头,结论不能本末倒置。
说道这里,我们可以再回味一下神猴哈努曼的故事。作为熊猫人的盟友,征服了南印和斯里兰卡,这不就是昆仑越人支的扩张路线么?因为南岛人在体态上相对矮小,精瘦,有肤色,因生活习惯关系晚年多有佝偻……嗯,神猴……猿公……越女……哎?怎么又是一个一致性非常强的传说体系?
天竺说道这里,已经差不多了。笈多这一朝没什么可提的,本来不想说得太细。只是本文发生年代对应在天竺就是笈多朝时期,而且之前在正文里也提到过一些,所以我们只点出一些关键知识点。
关于笈多王朝世系,某百科的记录简直不能看。如果本文与某百科有出入,不用怀疑,本文至少是有考证过双语文献的。公元500年前后,笈多王朝的国王是幼日王(Narasimhagupta)。幼日王时期天竺遭到嚈哒的大族王(Mihirakula)入侵,将笈多王朝压缩到恒河流域,这段历史是记载于《大唐西域记》之中的。所以战斗双方国王都有中文的正式命名。本作中阿耶波多作为笈多使臣向大魏求援,所有的时间点都合拍,最重要的是,阿耶波多的著作《阿里亚哈塔历书》成书与497年,正是本书中该次出使的次年。阿耶波多的这一本历书在印度的天文,历法,术数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突破。为什么年方二十的小伙子突然开窍引领了一国智商,会不会是他遇到好老师了呢?其实这本历书究竟什么水平,咱们之前也介绍过,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从来不怕横向比较。如果你觉得不以为然,请先确定你读过的本国经典是不是够多,确定你的主要知识点是来自原典还是公知自媒体。如果你连读古文原典和外文原典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你究竟是怎么比较的呢?还不是只能道听途说?在自媒体平台上,我能找到100篇A比B好的文章,就能同样找到100篇B比A好的文章。你究竟要怎么分辨真伪呢?不如跟着笔者的方法走,坚决不信没有原典的文章,对于引用的原典,也要查证这个原典靠不靠谱,引用者有没有全引原文观点,才能判定该说是否可信。
p.s.《三国演义》的艺术源头是陈寿《三国志》,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志》以魏为正统,四夷倭人传都列入魏书。而崇刘论调自习凿齿始。其《汉晋春秋》的写作方法与《世说新语》《英雄传》等书无异,裴松之对之多有诟病。可见崇刘一说当时并非主流。元曲中三国故事已经基本可见雏形,影响力最大的是虞氏《全相三国志评话》。这本评话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着深渊影响。本书虞氏横吹曲词或为评话前身。
张飞杠九将,见演义第四十二回。九将,先有文聘,后有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合,许褚,在加上夏侯杰(本作夏侯霸,出了一个大bug,被后人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