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云顶观星拓星野 北上寻师探师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里,这个台上风信采集到的风强,下面自行钟记录的日期,都连动着活版的模块。
当我完成星象的记录以后,只要转动这个轮盘,就像这样。
就会印制出一张带有日期,天气的当日星图。”
随着轮盘的转动,果然有一张墨迹新鲜的长卷从星盘下吐了出来。“这种活版拓印是父亲根据印经师傅所用的雕版改进的。有了这些每日的记录,就可以校对和推演《缀术》了。”
庆云这时也忍不住插话道,“《缀术》到底是什么?一直听你和祖伯伯说起,但从来没搞懂过。”
祖暅之皱了皱眉,“真的要解释,确实很难啊。
比如说有一个东西,我们要准确感知它,就需要测量它。
一般我们会测出他的长,宽,高,来度量它的大小,也就是用这三个缀值修饰和描述它。
但是如果这个东西不在眼前,投诸浩瀚星空,我们就无法用简单的缀值来形容它们。
就需要知道更多,比如旋转,轨迹,变化规律,不但度量其空间,还有,与时间的关联。
这些一直在变化的量,就是缀,它们是用来认知星辰宇宙的。”
庆云耸了耸肩,和文赞瓠采亭相互对视,摊手道,“听不懂!”
“我也一样听不懂。”文赞也报以一脸戆笑。
祖暅之叹了口气,“是啊,父亲也说没人会懂。所以即使这本书写出来,可能不久以后便会失传。”
瓠采亭眨着睫毛,一副怯生生的表情,“那你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精力去完成它呢?”
“万一有人能懂,而且能继续研究下去呢?”提到这个,暅之的面色充满了期待与虔诚,“那样我们的世界可能都会不一样。”
他忽然拍了拍庆云的肩膀,“也许我近期会去一次魏国。”
听到魏国两字,庆云心中一动,但面目却未露出半分异色,沉声问道,“魏国?去魏国做什么?”
“家父说我们祖氏北支出了一个好苗子,叫做祖莹。他爱书入魔,见地悟性远胜同龄。家父特意嘱咐我去看看。如果确有天分,就着力培养培养。”
庆云眉角一扬,顺势问道,“我们陪你同去如何?”
祖暅之闻言甚是诧异,警觉地望着庆云,“你?我记得陈叔说……”
“哦,之前一些约定,已起了变化。陈叔已经先我们北上了。”
暅之扫了一眼瓠采亭,见后者一汪秋泓有节律地闪烁,掩盖了所有心情波动。
他只得长吁了一口气,对庆云道,“是陈叔让你们一起去的?”
庆云耸了耸肩,忽然望向北方,眼中充满期冀,“师门有大事,焉能缺席?何况家父便是前任门主,也许此行还能让我多了解些父亲当年的往事。”
暅之哼了一声,正色说道,“你爹的事情如果那么简单,陈叔叔早就告诉你了。既然他没有直接讲,那便是还没准备好让你介入檀宗的事。”
“原来你知道陈叔的门派来历,却一直瞒着我?”庆云的口气有些懊恼。
他随陈家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祖暅之可以算是陈文赞之外最好的朋友了。不料他竟对自己隐瞒了那么多重要信息。
祖暅之摇了摇头,诚恳的与庆云对视,“其实我真的不比你多知道多少。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敢妄言。只是檀宗在北魏被清扫这件事,并不算是什么隐秘,我从师父那里略有听闻。庆弟不曾外出走动,故而不知。我也能明白你此时对父亲和宗门的好奇。我并不是想阻拦你北上,但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这其中恐怕会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枝节。”
庆云内心翻涌,自从被瓠采亭点燃了北上的念头,便已做好了面对任何凶险的准备。
但他并非鲁莽之人,既然从未有远行的经验,多个熟人照应当然对自己有利。
于是他不但没有反驳,还连连赔笑道,“所以说,还要拜托暅之兄一路多多指点了。”
暅之自知无奈,只能勉强点了点头,“那文赞兄也是同去咯。”
庆云见他应允,哈哈大笑,“这个自然!只是,文赞兄眼下还有些小小的麻烦……”
》》》》》敲黑板时间《《《《《
中国古代真的会有天文望远镜吗?
如果按照历史记载,回答是肯定的。
《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疏: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这条记载说明了璇玑,玉衡都是天文观测器材。
东汉大儒蔡邕等主编的《东观汉记》,是正史之外风评极佳的信史之一,其中有对玉衡非常详细的叙述: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辰。并县(通悬,璇)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玑径八尺,圆二尺五寸而强。
根据这段描述,玉衡就是一个标准的长筒望远镜。转动璇玑定位星辰,然后用玉衡去观测,就是古人的科学观星法。我们都知道,望远镜,哪怕是天文望远镜,利用的基本光学原理其实都是很简单的。甚至早在春秋时期,墨家就有相关研究。但是理论转化到实际,最关键的往往不是设计,而是材料。当时适合打磨成凸凹透镜的材料少之又少。水晶不但珍贵,加工更加困难。玻璃的问题我们后文会提到,总之当时在中原玻璃比玉石还要鲜见。透明石膏恐怕是当时最适合用来打磨成镜片的材料,但是大块透明石膏奇货可居,这才是望远镜无法工业化的主要原因。
同理的还有活字印刷。活字的商业化在宋朝出现,但雕版印刷术在南北朝就已经广泛存在了。从雕版进化到活版,差的并非理论,也并非发明改进,而是活字供应商。所以只要有雕版印刷术,可替换的活版就是可行的技术,但在没有专业供应商之前,就只能是部分匠人的私技了。
言归正传,在本章中笔者提到了古人对岩石月表的认知,这一点与历史事实相符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只是传播不广。古代大儒研究的都是经典大道,琢磨这些奇技淫巧的都属于杂学,不但影响有限,甚至难觅传承。
关于月球岩石说,在民间有之。最早见于张衡的《灵宪》。但是表述最为准确详尽的还是唐代杂记《酉阳杂俎》月宫来客一节,那人说: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
此人说月球是由七种矿石组成,是一个球形。我们看到的月影,是太阳照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形成的,这个观点几乎无限接近现实。这样详实的解释,很难说是出自凭空想象。
至于嵩山往来地月的天梭,也出自此书。真实几何,充君一哂。杂俎虽然成书于唐代,但题材是汇编故事集,所述并非都是当代之事。此处也仅仅是用来说明古人对于岩石月表的认知而已。
第(3/3)页
里,这个台上风信采集到的风强,下面自行钟记录的日期,都连动着活版的模块。
当我完成星象的记录以后,只要转动这个轮盘,就像这样。
就会印制出一张带有日期,天气的当日星图。”
随着轮盘的转动,果然有一张墨迹新鲜的长卷从星盘下吐了出来。“这种活版拓印是父亲根据印经师傅所用的雕版改进的。有了这些每日的记录,就可以校对和推演《缀术》了。”
庆云这时也忍不住插话道,“《缀术》到底是什么?一直听你和祖伯伯说起,但从来没搞懂过。”
祖暅之皱了皱眉,“真的要解释,确实很难啊。
比如说有一个东西,我们要准确感知它,就需要测量它。
一般我们会测出他的长,宽,高,来度量它的大小,也就是用这三个缀值修饰和描述它。
但是如果这个东西不在眼前,投诸浩瀚星空,我们就无法用简单的缀值来形容它们。
就需要知道更多,比如旋转,轨迹,变化规律,不但度量其空间,还有,与时间的关联。
这些一直在变化的量,就是缀,它们是用来认知星辰宇宙的。”
庆云耸了耸肩,和文赞瓠采亭相互对视,摊手道,“听不懂!”
“我也一样听不懂。”文赞也报以一脸戆笑。
祖暅之叹了口气,“是啊,父亲也说没人会懂。所以即使这本书写出来,可能不久以后便会失传。”
瓠采亭眨着睫毛,一副怯生生的表情,“那你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精力去完成它呢?”
“万一有人能懂,而且能继续研究下去呢?”提到这个,暅之的面色充满了期待与虔诚,“那样我们的世界可能都会不一样。”
他忽然拍了拍庆云的肩膀,“也许我近期会去一次魏国。”
听到魏国两字,庆云心中一动,但面目却未露出半分异色,沉声问道,“魏国?去魏国做什么?”
“家父说我们祖氏北支出了一个好苗子,叫做祖莹。他爱书入魔,见地悟性远胜同龄。家父特意嘱咐我去看看。如果确有天分,就着力培养培养。”
庆云眉角一扬,顺势问道,“我们陪你同去如何?”
祖暅之闻言甚是诧异,警觉地望着庆云,“你?我记得陈叔说……”
“哦,之前一些约定,已起了变化。陈叔已经先我们北上了。”
暅之扫了一眼瓠采亭,见后者一汪秋泓有节律地闪烁,掩盖了所有心情波动。
他只得长吁了一口气,对庆云道,“是陈叔让你们一起去的?”
庆云耸了耸肩,忽然望向北方,眼中充满期冀,“师门有大事,焉能缺席?何况家父便是前任门主,也许此行还能让我多了解些父亲当年的往事。”
暅之哼了一声,正色说道,“你爹的事情如果那么简单,陈叔叔早就告诉你了。既然他没有直接讲,那便是还没准备好让你介入檀宗的事。”
“原来你知道陈叔的门派来历,却一直瞒着我?”庆云的口气有些懊恼。
他随陈家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祖暅之可以算是陈文赞之外最好的朋友了。不料他竟对自己隐瞒了那么多重要信息。
祖暅之摇了摇头,诚恳的与庆云对视,“其实我真的不比你多知道多少。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敢妄言。只是檀宗在北魏被清扫这件事,并不算是什么隐秘,我从师父那里略有听闻。庆弟不曾外出走动,故而不知。我也能明白你此时对父亲和宗门的好奇。我并不是想阻拦你北上,但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这其中恐怕会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枝节。”
庆云内心翻涌,自从被瓠采亭点燃了北上的念头,便已做好了面对任何凶险的准备。
但他并非鲁莽之人,既然从未有远行的经验,多个熟人照应当然对自己有利。
于是他不但没有反驳,还连连赔笑道,“所以说,还要拜托暅之兄一路多多指点了。”
暅之自知无奈,只能勉强点了点头,“那文赞兄也是同去咯。”
庆云见他应允,哈哈大笑,“这个自然!只是,文赞兄眼下还有些小小的麻烦……”
》》》》》敲黑板时间《《《《《
中国古代真的会有天文望远镜吗?
如果按照历史记载,回答是肯定的。
《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疏: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这条记载说明了璇玑,玉衡都是天文观测器材。
东汉大儒蔡邕等主编的《东观汉记》,是正史之外风评极佳的信史之一,其中有对玉衡非常详细的叙述: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辰。并县(通悬,璇)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玑径八尺,圆二尺五寸而强。
根据这段描述,玉衡就是一个标准的长筒望远镜。转动璇玑定位星辰,然后用玉衡去观测,就是古人的科学观星法。我们都知道,望远镜,哪怕是天文望远镜,利用的基本光学原理其实都是很简单的。甚至早在春秋时期,墨家就有相关研究。但是理论转化到实际,最关键的往往不是设计,而是材料。当时适合打磨成凸凹透镜的材料少之又少。水晶不但珍贵,加工更加困难。玻璃的问题我们后文会提到,总之当时在中原玻璃比玉石还要鲜见。透明石膏恐怕是当时最适合用来打磨成镜片的材料,但是大块透明石膏奇货可居,这才是望远镜无法工业化的主要原因。
同理的还有活字印刷。活字的商业化在宋朝出现,但雕版印刷术在南北朝就已经广泛存在了。从雕版进化到活版,差的并非理论,也并非发明改进,而是活字供应商。所以只要有雕版印刷术,可替换的活版就是可行的技术,但在没有专业供应商之前,就只能是部分匠人的私技了。
言归正传,在本章中笔者提到了古人对岩石月表的认知,这一点与历史事实相符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只是传播不广。古代大儒研究的都是经典大道,琢磨这些奇技淫巧的都属于杂学,不但影响有限,甚至难觅传承。
关于月球岩石说,在民间有之。最早见于张衡的《灵宪》。但是表述最为准确详尽的还是唐代杂记《酉阳杂俎》月宫来客一节,那人说: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
此人说月球是由七种矿石组成,是一个球形。我们看到的月影,是太阳照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形成的,这个观点几乎无限接近现实。这样详实的解释,很难说是出自凭空想象。
至于嵩山往来地月的天梭,也出自此书。真实几何,充君一哂。杂俎虽然成书于唐代,但题材是汇编故事集,所述并非都是当代之事。此处也仅仅是用来说明古人对于岩石月表的认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