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乱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次年春。
去年的冬天,一阵六十年来最大的寒潮从北方推来,暴雨如开闸般倾泻在南方四州,兖、豫、徐、扬四州皆受重创。严寒不再只限于北方,而为了取暖,百姓们不断砍伐着自家周围的树木,数日粒米无食也成了常态,饥肠辘辘。
寒冷、饥荒、流民。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议论的话题,户部尚书的桌上堆放着小山似的竹简,只扫一眼,皆是这三个词、六个字。如今,赈灾成了国家大事,也是南四州百姓等待许久的事情。
豫州西部,许昌郡,许昌城。
许昌,也称许都,盛初新政时因其地理条件优越,物产富饶的缘故,曾被列为七都之一,与帝都云尘并列。作为连接东陆与帝都陆路上的唯一大城,许昌也渐渐成为了一座经贸大都,四地商通。
今日,为春始月之下旬,整座许昌城尽是一派繁华之景,无数商贩和手工业者卖力吆喝,各街酒楼的门前都站着几位拉拢路人入店的姑娘,虽然因为寒潮的缘故,整个豫州都变得有些萧条,可这座古城却洋溢着百废待兴的气息。
而现在,在这车水马龙的喧嚣俗气中,也不乏有些许文雅之气息。
来往的行人间偶尔会有几位结伴的读书人,他们中或去城外探春,或远赴帝都参加科考,也有的是为了前往城中得论经台去,一睹文坛大家的风采。
许顾国中千古都,昌临故土今日城。
今日,这座承载着无数南方名士心血的三层阁楼,注定要成为一场新风暴的起点,而这种情况,豫州各地也在上演。
论经台内,现人山人海。
“陆兄,快些进来!”人群中,有人喊道。
“你等等我!”一长相文弱的书生挤在人群中,艰难地回应着,“朱兄,朱兄?朱兄!”
他喊了三声,这才听到另一人的回应。
“在这呢!”似海般的人群中,一只手在半空摇晃。
“哎哟!”两人终于是艰难地挤在了一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这人山人海之中,两人一时间竟有些感动。
朱兄指着一个偏角,压着声音伏于另一人耳侧道:“那儿的石柱下有石墩,等一会儿诗会开始了,可以站高着看!”
“这……不太好吧。”姓陆的文人不免有些犹豫,这论经台虽只是一阁楼,可却因其地位超然,许都太守曾请来天下名匠与风水玄师来为此阁开光。
这匠人嘛,专攻的当然是建筑,可这论经台本就只是一座小阁,只因曾有离京的文豪们于此大作才成了论经之地。匠人们琢磨了许久,决定保留这座阁楼的主基,除了修缮墙体外,能大改的便只有加固了。
如何加固?自然是从内部入手。而厚重、端庄的石柱,自然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在一座已经建成的阁楼内修建石柱,就好像给胸腔塞进一根骨头一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可汇聚在此的乃是全天下最有名的工匠,起之灵感而创作便是他们所擅长的事情。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解决这样的难题,对于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石柱的构思已基本完成,可如何摆放?摆放的方位哪里合适?数量多少?
这些玄学的问题,就轮到彼时的文豪与风水师来头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记录的史官“好大喜功”,居然写道:于阁之布上,文与玄师议有三年,阅之古籍无数,后于神话与古史之间权思得两全之道也。
从古至今,无论何时,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皆被世人认为是坐山镇海之重所,旧阁的修建依然沿袭着坐北朝南的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次年春。
去年的冬天,一阵六十年来最大的寒潮从北方推来,暴雨如开闸般倾泻在南方四州,兖、豫、徐、扬四州皆受重创。严寒不再只限于北方,而为了取暖,百姓们不断砍伐着自家周围的树木,数日粒米无食也成了常态,饥肠辘辘。
寒冷、饥荒、流民。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议论的话题,户部尚书的桌上堆放着小山似的竹简,只扫一眼,皆是这三个词、六个字。如今,赈灾成了国家大事,也是南四州百姓等待许久的事情。
豫州西部,许昌郡,许昌城。
许昌,也称许都,盛初新政时因其地理条件优越,物产富饶的缘故,曾被列为七都之一,与帝都云尘并列。作为连接东陆与帝都陆路上的唯一大城,许昌也渐渐成为了一座经贸大都,四地商通。
今日,为春始月之下旬,整座许昌城尽是一派繁华之景,无数商贩和手工业者卖力吆喝,各街酒楼的门前都站着几位拉拢路人入店的姑娘,虽然因为寒潮的缘故,整个豫州都变得有些萧条,可这座古城却洋溢着百废待兴的气息。
而现在,在这车水马龙的喧嚣俗气中,也不乏有些许文雅之气息。
来往的行人间偶尔会有几位结伴的读书人,他们中或去城外探春,或远赴帝都参加科考,也有的是为了前往城中得论经台去,一睹文坛大家的风采。
许顾国中千古都,昌临故土今日城。
今日,这座承载着无数南方名士心血的三层阁楼,注定要成为一场新风暴的起点,而这种情况,豫州各地也在上演。
论经台内,现人山人海。
“陆兄,快些进来!”人群中,有人喊道。
“你等等我!”一长相文弱的书生挤在人群中,艰难地回应着,“朱兄,朱兄?朱兄!”
他喊了三声,这才听到另一人的回应。
“在这呢!”似海般的人群中,一只手在半空摇晃。
“哎哟!”两人终于是艰难地挤在了一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这人山人海之中,两人一时间竟有些感动。
朱兄指着一个偏角,压着声音伏于另一人耳侧道:“那儿的石柱下有石墩,等一会儿诗会开始了,可以站高着看!”
“这……不太好吧。”姓陆的文人不免有些犹豫,这论经台虽只是一阁楼,可却因其地位超然,许都太守曾请来天下名匠与风水玄师来为此阁开光。
这匠人嘛,专攻的当然是建筑,可这论经台本就只是一座小阁,只因曾有离京的文豪们于此大作才成了论经之地。匠人们琢磨了许久,决定保留这座阁楼的主基,除了修缮墙体外,能大改的便只有加固了。
如何加固?自然是从内部入手。而厚重、端庄的石柱,自然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在一座已经建成的阁楼内修建石柱,就好像给胸腔塞进一根骨头一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可汇聚在此的乃是全天下最有名的工匠,起之灵感而创作便是他们所擅长的事情。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解决这样的难题,对于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石柱的构思已基本完成,可如何摆放?摆放的方位哪里合适?数量多少?
这些玄学的问题,就轮到彼时的文豪与风水师来头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记录的史官“好大喜功”,居然写道:于阁之布上,文与玄师议有三年,阅之古籍无数,后于神话与古史之间权思得两全之道也。
从古至今,无论何时,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皆被世人认为是坐山镇海之重所,旧阁的修建依然沿袭着坐北朝南的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