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老站长叶长青的故事5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960年7月我初中毕业了,要不要考高中,自己做不了主,回家问父亲,父亲让我自己拿主意或同两个哥哥商量,我分别给在大兴安林区工作的两个哥哥写信争求意见,他们回信都支持我继续升学。但我自己觉得已长大成人,不应再给家庭增加负担,想参加工作,家庭减轻点经济压力。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考了高中。那时全县只有一所高中,另两所中学都是初级中学没有高中,考高中难度很大。但既然报考了就要下决心争取考好。因此我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学习,有时星期天也留校复习功课,很少回家,尽管非常想家,还是忍住回家念头留校复习迎考。不久开考了,考场就在本校。考完自己觉得考的还可以,但是否能录取没有把握。暑假开始不久后我接到二哥来信,说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建筑工程局开办一所干校,培养会计、统计人员,而且给点生活费,毕业后分配到林业建工局所属单位工作。这个学校对我太有吸引力了,既可以继续读书,又不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毕业后还可以分配工作。只是离家太远了,只有二哥一家在那里。我很想去,父母也支持。不久后我收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我没有去报到。因为我外出的决心已经下定了,不会轻易更改。学校的老师多次到我家里来走访,总想劝说我继续读高中,我就是不同意。我觉得当时家里正处在困难时期,留在家里挨饿不如出去闯一闯,也许能闯出一条路来,家庭困难,可能这就是父母把我们三兄弟都放走的根本原因。当时家里只有父母和两个妹妹,还有三嫂带两个孩子。那时大妹妹只有十三岁,小妹妹才八岁,实际上是三个大人带四个孩子。临行前父母嘱咐我最多的是两件事,一是以后挣钱了首先要吃饱饭,别处可以省点,千万不要饿肚子。二是不要当兵,那边征兵了就回家来,家里征兵再回去,这是因为二哥当兵时实在让他们担惊受怕了。”
“1960年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开始离家出走。临行那天全家人一大早就起了床,出发时天还不亮,父亲送我去火车站,我家离那里有将近五十公里路,而且都是山路,中午才能到达车站。不久火车就进站了,我登上了北上的列车。从此离开了故乡,离开了农村,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这次离乡是我一生的重大转折点,那年我刚满十七岁。这次离家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以前从未出过县城,也是第一次乘火车,什么都是新鲜的,车上人不多,我坐在靠车窗的位置上,眼睛盯着一晃而过的景物很新奇,离别的伤感逐渐消失,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心情逐渐平静下来。经过四天四夜的颠簸,终于到达二哥家。二哥早为我在建工局干校报好了名,过几天就开学了,我如期到校报到。建工局干校共有两个班,一班学会计、统计专业,都是初中毕业生或从工作岗位上抽来有文化基础的学员,学制两年;二班都是小学文化,先补习一年文化课,再学专业知识,学制三年。我分到一班,一开始就学习会计专业。建工局干校是为了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建筑工程的需要而开办的学校,学员每月发24元生活补助费,除伙食费还能剩点零用钱,生活基本可以自给。学员都住校,集体宿舍也是通铺,而且是双层。虽然离二哥家很近,仅一二百米的距离,按学校规定,我不能回家,只能住在学校。学校每天八节课,晚上还有晚自习,教我们业务课的老师是建工系统姓张的会计,小个子驼背,建工局的人都叫他张小个子或张罗锅。他财会业务熟练,但教学水平一般,听过他的课给人印象不深,加之我对财会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听起来枯燥乏味,有的全听不懂。不过我当时的确是把它当作一门专业知识来学的,下点功夫,学习成绩还不错。”
“1960年冬天是三年困难时期饥荒最严重的一个冬天,全国都在荒,我们学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1960年7月我初中毕业了,要不要考高中,自己做不了主,回家问父亲,父亲让我自己拿主意或同两个哥哥商量,我分别给在大兴安林区工作的两个哥哥写信争求意见,他们回信都支持我继续升学。但我自己觉得已长大成人,不应再给家庭增加负担,想参加工作,家庭减轻点经济压力。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考了高中。那时全县只有一所高中,另两所中学都是初级中学没有高中,考高中难度很大。但既然报考了就要下决心争取考好。因此我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学习,有时星期天也留校复习功课,很少回家,尽管非常想家,还是忍住回家念头留校复习迎考。不久开考了,考场就在本校。考完自己觉得考的还可以,但是否能录取没有把握。暑假开始不久后我接到二哥来信,说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建筑工程局开办一所干校,培养会计、统计人员,而且给点生活费,毕业后分配到林业建工局所属单位工作。这个学校对我太有吸引力了,既可以继续读书,又不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毕业后还可以分配工作。只是离家太远了,只有二哥一家在那里。我很想去,父母也支持。不久后我收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我没有去报到。因为我外出的决心已经下定了,不会轻易更改。学校的老师多次到我家里来走访,总想劝说我继续读高中,我就是不同意。我觉得当时家里正处在困难时期,留在家里挨饿不如出去闯一闯,也许能闯出一条路来,家庭困难,可能这就是父母把我们三兄弟都放走的根本原因。当时家里只有父母和两个妹妹,还有三嫂带两个孩子。那时大妹妹只有十三岁,小妹妹才八岁,实际上是三个大人带四个孩子。临行前父母嘱咐我最多的是两件事,一是以后挣钱了首先要吃饱饭,别处可以省点,千万不要饿肚子。二是不要当兵,那边征兵了就回家来,家里征兵再回去,这是因为二哥当兵时实在让他们担惊受怕了。”
“1960年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开始离家出走。临行那天全家人一大早就起了床,出发时天还不亮,父亲送我去火车站,我家离那里有将近五十公里路,而且都是山路,中午才能到达车站。不久火车就进站了,我登上了北上的列车。从此离开了故乡,离开了农村,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这次离乡是我一生的重大转折点,那年我刚满十七岁。这次离家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以前从未出过县城,也是第一次乘火车,什么都是新鲜的,车上人不多,我坐在靠车窗的位置上,眼睛盯着一晃而过的景物很新奇,离别的伤感逐渐消失,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心情逐渐平静下来。经过四天四夜的颠簸,终于到达二哥家。二哥早为我在建工局干校报好了名,过几天就开学了,我如期到校报到。建工局干校共有两个班,一班学会计、统计专业,都是初中毕业生或从工作岗位上抽来有文化基础的学员,学制两年;二班都是小学文化,先补习一年文化课,再学专业知识,学制三年。我分到一班,一开始就学习会计专业。建工局干校是为了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建筑工程的需要而开办的学校,学员每月发24元生活补助费,除伙食费还能剩点零用钱,生活基本可以自给。学员都住校,集体宿舍也是通铺,而且是双层。虽然离二哥家很近,仅一二百米的距离,按学校规定,我不能回家,只能住在学校。学校每天八节课,晚上还有晚自习,教我们业务课的老师是建工系统姓张的会计,小个子驼背,建工局的人都叫他张小个子或张罗锅。他财会业务熟练,但教学水平一般,听过他的课给人印象不深,加之我对财会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听起来枯燥乏味,有的全听不懂。不过我当时的确是把它当作一门专业知识来学的,下点功夫,学习成绩还不错。”
“1960年冬天是三年困难时期饥荒最严重的一个冬天,全国都在荒,我们学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