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滞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儿子好心办了坏事,现在村里闲言闲语多的很,让她都不好意思出去串门了。
“不应该啊。晚上我去村长家问问。”
搬着两箱水果,来到了村长家。
“唉,药材是不错,县里的吴掌柜说的,不过咱们这种小地方没地方销去啊,我跑到市里,人家让把药材运过去再谈价格,你说运过去了人家说不要了咋办?”
村长苦着脸,烟一根接着一根,显然压力非常大。
“咱们村现在种的最多的药材是哪几样?”
“黄芪,桔梗和沙地参,农学院的两个老师说我们这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合种黄芪,药店里也说了品质很高。村里的一半地都种的它。”
“好,我去试试吧。”
文宇把活揽了下来。
甘省蓝光药业是省内最大的一家中医药成药企业,这两年发展迅速,旗下几款产品在全国热销,原材料供应问题开始显现,现在企业加大了各个药材产地的收购力度,增加了采购办事处,还是捉襟见肘。
文宇所在的鹰市并不属于传统的药材产地,所以鹰市采购点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采购点也是一个10来平米的小门面,不仔细看都看不清门牌上的蓝光药业原材料采购联络处几个字。
袁华三十来岁,在这个采购点已经工作了两年多了,业绩惨淡,和奖金什么的无缘,就混混日子。
袁华起身准备和往常一样关门出去溜达溜达,这时一个20来岁的青年拿着一个大袋子走了进来。
“同志,您是要卖药材么?”袁华赶紧坐下,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村民拿一些自家种的药材来换些零钱,和这青年一样拎个袋子,一般品相都比较差。
不过袁华无所谓,意思意思收一点,总比月底挂零强。
“是的,您给看看,我这些药材值多少钱。”
文宇打开了袋子,把药材一股脑儿倒在了桌上。
“咦,这黄芪不错,我看看。”袁华眼前一亮,他本身就是中药专科毕业,对识别药材的好坏当然很有一手。
“品质很高,可惜了,量太少了。”文宇拿出来的只有3斤左右。
“这些呢?”文宇问其他这几种。
“沙地参算良品,桔梗也不错,就是晒的不够干。甘草最好两年以上,你这应该一年半左右吧?枸杞太小了,要么种植方法不对,要么土壤气候不适合。”
袁华说的非常专业。这六种是文家村现在在种的药材。
“那么价钱呢?”文宇问道。
“优质黄芪的市场价鲜货2毛,干货4毛,你这种就是干货。良品沙参和黄芪的价格差不多,桔梗一毛和两毛,甘草就算了,两年以上的干货6毛。”
“你说的这是散卖价吧,如果量很大呢?”文宇把枸杞和甘草收了起来。
“有多大?”袁华眼前一亮。
“至少几十吨吧。”文宇粗略估算了下。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不过,一吨以上的话收购价格上升百分之十,十吨以上收购价格上升百分之二十。”这是公司给的最高价了,袁华非常有诚意。
“没有开玩笑,不过,有个情况需要说明下,我们村的情况比较特殊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这儿子好心办了坏事,现在村里闲言闲语多的很,让她都不好意思出去串门了。
“不应该啊。晚上我去村长家问问。”
搬着两箱水果,来到了村长家。
“唉,药材是不错,县里的吴掌柜说的,不过咱们这种小地方没地方销去啊,我跑到市里,人家让把药材运过去再谈价格,你说运过去了人家说不要了咋办?”
村长苦着脸,烟一根接着一根,显然压力非常大。
“咱们村现在种的最多的药材是哪几样?”
“黄芪,桔梗和沙地参,农学院的两个老师说我们这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合种黄芪,药店里也说了品质很高。村里的一半地都种的它。”
“好,我去试试吧。”
文宇把活揽了下来。
甘省蓝光药业是省内最大的一家中医药成药企业,这两年发展迅速,旗下几款产品在全国热销,原材料供应问题开始显现,现在企业加大了各个药材产地的收购力度,增加了采购办事处,还是捉襟见肘。
文宇所在的鹰市并不属于传统的药材产地,所以鹰市采购点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采购点也是一个10来平米的小门面,不仔细看都看不清门牌上的蓝光药业原材料采购联络处几个字。
袁华三十来岁,在这个采购点已经工作了两年多了,业绩惨淡,和奖金什么的无缘,就混混日子。
袁华起身准备和往常一样关门出去溜达溜达,这时一个20来岁的青年拿着一个大袋子走了进来。
“同志,您是要卖药材么?”袁华赶紧坐下,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村民拿一些自家种的药材来换些零钱,和这青年一样拎个袋子,一般品相都比较差。
不过袁华无所谓,意思意思收一点,总比月底挂零强。
“是的,您给看看,我这些药材值多少钱。”
文宇打开了袋子,把药材一股脑儿倒在了桌上。
“咦,这黄芪不错,我看看。”袁华眼前一亮,他本身就是中药专科毕业,对识别药材的好坏当然很有一手。
“品质很高,可惜了,量太少了。”文宇拿出来的只有3斤左右。
“这些呢?”文宇问其他这几种。
“沙地参算良品,桔梗也不错,就是晒的不够干。甘草最好两年以上,你这应该一年半左右吧?枸杞太小了,要么种植方法不对,要么土壤气候不适合。”
袁华说的非常专业。这六种是文家村现在在种的药材。
“那么价钱呢?”文宇问道。
“优质黄芪的市场价鲜货2毛,干货4毛,你这种就是干货。良品沙参和黄芪的价格差不多,桔梗一毛和两毛,甘草就算了,两年以上的干货6毛。”
“你说的这是散卖价吧,如果量很大呢?”文宇把枸杞和甘草收了起来。
“有多大?”袁华眼前一亮。
“至少几十吨吧。”文宇粗略估算了下。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不过,一吨以上的话收购价格上升百分之十,十吨以上收购价格上升百分之二十。”这是公司给的最高价了,袁华非常有诚意。
“没有开玩笑,不过,有个情况需要说明下,我们村的情况比较特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