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穿成福运小娘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9章 不分年代和年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制品无与伦比;

  哪个水乡的稻米和粽叶分外清甜;

  以及某州某家老字号的腊肉和板鸭极具口味……

  等等这些,别说卓家这样做实业的门第,就是官宦豪族之家,这个时代的条件也不允许他们随时随地吃遍、用遍大河南北所有风物。

  经常派仆从和管事在各地奔走,专门购买大户人家主子忽然想到的物品……很抱歉,豪门大户的主子颇多,实在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期许。

  即使是豪门之家,若阖府上下纵容这种豪奢之风,无异于在败家之路上飞奔。

  原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忽然就有了一家投递行,而投递行并不止于带送信件包裹,居然还能满足外地远途特色物品的购买。

  包括卓府在内的很多豪门大户,甚至一些家境小富的,并不在意花些小钱的人家,忽然就多了一份便利、多了一种享受。

  依照古代的运输条件,投递及代购业务其实是一种非常不经济,可以说根本不可能盈利的事务。

  有句话叫做“千里不捎书”,就很能说明问题。

  远行千里带一封书信,甚至很多封书信……送信之人路途迢迢,车马盘缠花费巨大,民间信件和包裹根本花费不起这样的巨资。

  但是,在这条贯通南北的大河上,还有来往穿梭的船只,让这件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在合理运作之下变成了可能。

  女人对购物的兴致,不分年代和年龄。

  代购物品的话题一经提起,立即吸引了在场女眷的注意力。

  原来的话题,便毫不违和的转到诚运的代购业务上。

————

  严格说起来,是转到衣裳料子、饰品和胭脂水粉等物上。捎带的,也少少谈及一些食品和食材。

  原本客气、略有生涩的场面,在展开话题之后,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在融洽热烈的气氛中,卓静兰把话题带到她最感兴趣的方向:“我刚才和于姑娘、柳姑娘聊天儿,她们说起翼阳有一家漆器行。那家掌柜听了冬初的建议,打算做些不一样的漆器制品,把样品或者图样说明,录入诚运代购的样品名录上……”

  卓静兰是繁华富贵窝中长大的,见识过各种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