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南的三国大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原来南阮驻军庸谐、潘里、潘朗,以防备占城,现在尽皆放弃,在数十里外组建了新防线。

  南阮军的将领目的很明确,不与明军冲突。放弃过于接近的据点,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域,防备明军制造事端,找到开战的借口。

  明军则不客气,占据庸谐、潘里、潘朗等地,暂时确定了与南阮势力的地域划分。

  湄公省的北扩,不仅遏住了南阮南下扩张的步伐,扩张了地盘,还使水师加强了对金兰湾的控制。

  对于南阮来说,因处于狭长的地区内,虽有山林地形之利,但最怕的便是敌人从沿海登陆,将其分割。

  明朝的陆军要从南向北推,南阮还能抵挡几下,可明国的海军,却着实令南阮心惊胆战。

  哪怕不是登陆作战,明军水师如果封锁岘港,南阮得不到葡萄牙人的火器供应,肯定也难以抵挡北郑的攻势。

  所以,明国吞并占城后,南阮主动退避,并迅速派出使团,前往湄公省谈判示好。

  在得到巡抚董应举的召见后,南阮使者表示愿为大明藩属,并进贡金帛和大象。

  要知道,郑阮战争的导火索便是郑氏要求阮氏臣服,进贡大象及海船,并遣子入侍。

  也就是说,除了遣子入侍外,南阮几乎向明朝承诺了所有北郑提出的条件。

  而从名义上,控制了后黎朝实权的北郑政权,也向明朝称臣,是明朝的藩属。

  所谓“帝王之于夷狄,以不治治之,夷狄相攻,中国之利也”。

  因此,明朝虽然承认后黎朝政权,封黎世宗黎维潭为安南都统使,赐银印,与莫氏封号同,但拒绝册封以“安南国王”名衔,并仍然承认封给莫氏的安南都统使。

  同时,皇帝还派人谕知黎郑政权,令许莫敬恭安插太原、高平地方,这也标志着高平莫氏政权得以在安南生存。

  同样,对于南阮的称臣,皇帝也要接纳,封个安南都统使,让郑氏、阮氏、莫氏同列,在安南好好上演一出三国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