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口买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城国,伐缅作战的目标,也因此有了变动。

  腾冲,新建的兵器局,正全力生产着战争所需的武器弹药。

  云南巡抚王三善边走边看,不时询问,兵器局的官吏陪同在侧,给予解答。

  “这是改进后的火箭?”王三善在火箭发射架前停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

  火箭因其简便易携带,射程又远的优势,正在明军中普遍装备。而改进型发射架不再是单排,而是多排,形似后世的多管火箭炮。

  兵器局的主管是京师兵器火药局的高级工程师,姓赵名谓,还是孙元化的学生,此次独当一面,成为主官。

  “回王大人。”赵谓伸手指点着解说道:“这与以前的火箭发射没有两样,只是发射的数量大大增加。您看,这是三排十二管的,那边还有两排八管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指着旁边的火箭说道:“其实,改进最大的是火箭本身。加装了尾翼,稳定性和精准度有很大的提升。”

  王三善连连点头,赞道:“原来如此。本官又长了见识。”

  兵工厂主要生产弹药,以及枪械武器的修理。再加上火箭和青铜重迫,基本上能够满足伐缅的战争所需。

  这主要是考虑到缅甸的地形地势,重型火炮运输不便,发挥的作用也有限。

  有了火箭和重迫,射程上便远远超过缅人,远程轰炸就是吊打;中近距的火力则主要是佛朗机炮,以及燧发枪的攒射。

  不要说缅人,现在世界上的所有陆军都算上,在火力方面,都比明军要弱上很多。只要战士们不是软脚虾,正常作战的话,明军没有失败的道理。

  王三善参观视察完毕,走出戒备森严的兵工厂,又想起一事,对旁边的官员问道:“调集川滇马匹,还要加快。”

  “大人放心。”官员躬身道:“数量只能超额,不会缺少。”

  川滇马匹矮小,不善冲锋,但耐力强、能负重,行走复杂道路,或者是山路,最是合适。

  火力的强大,依靠的是弹药的供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个宗旨,已经被明军越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