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一章 闲话重建辽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最大的努力。甚至于,辽东恢复重建的花费,并不比战争时要少。

  没办法,一下子又多出了几十万被解放的辽民,都没什么财产,嗷嗷待哺。

  皇帝已是搅尽脑汁,把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新任辽东巡抚吴用先,这几日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为年后上任做着准备。

  这不同于到别的地方走马上任,机构完全,人员齐备,只是缺他这一个上官。

  辽东新复,几乎就是啥也没有,他要带着一大票官吏去管理陌生的地方。尽管也有一些象王一宁这样的辽人相助,但到底还是太少。

  到了辽东,要先安顿下来,然后就是统计人口,丈量土地,给辽民划地建册,分发贷款、耕牛、农具、种子等等,可谓是千头万绪,繁杂之极。

  好在皇帝已经帮他做了很多的工作,重建计划列得周详,从各部抽调的官员也都是精干,考评甚佳的。

  对吴用先的支持,皇帝也是不遗余力,要人要钱要物,能满足的就不拖拉。

  吴用先刚送走了几位一起议事的辽东新官员,就收到了宫人送来的皇帝赏赐,一盒百年老山参。

  吴用先谢恩之后,送走宫人,不顾夜深疲惫,又回到书房,审阅起文件来。

  皇帝对于辽东重建的规划,连吴用先这个久历地方的老官员都钦佩不已。思路广、办法多,有些是吴用先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正因为如此,吴用先就要多研究琢磨,完全理解了,才能实施到位不走偏。

  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并举,再加上辽东的丰富资源,开发利用起来,十年之内就将富足起来。

  即便是有大灾害,有了新引入的土豆、黑麦、玉米、地瓜等新作物,在种植和加工都要比需精耕细作的小麦、水稻容易很多。

  最重要是东北的黑土地肥沃,而且可供开垦的耕地数量极大。而南方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紧张制约了其在农业上的发展。

  而同样是地广人稀的南洋地区,才更具有开发价值,为皇帝所重视。一南一北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大灾害也就基本上能够安然渡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