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五章 豁贱为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皇帝几年来任用重用的都是忠勇之臣,光如此还不够,在待遇上也没亏待过他们。

  这样以诚相待,又岂能换不来将领的拼命死战?更别说是在那个时代,忠君爱国是同样的概念,是身为臣子的第一本分。

  当然,不排除有狼心狗肺的家伙,但那是个例,不会影响到平辽灭奴的大业。

  而建奴在海城惨败后,明军士气旺盛,就如同打顺风仗那样的气势陡涨。特别是中高级军官,更是想抓住建功立业的机会。

  毛文龙决定大举进攻鸦鹘关,打通前往赫图阿拉的道路,在辽沈建奴赶到前端掉其老巢。

  计划布置得周密细致,兵力也是十分的充足。只不过,限于通讯的速度,他并不知道鸦鹘关的守军已剩不多。

  刘兴祚、孔有德的骑兵,以小队渗透进建州的明军,还有毛承禄所率的混成协,逼进赫图阿拉,迫使阿济格率部增援,使得鸦鹘关守卫空虚。

  尽管出乎意料,但目的达到就是成功。就算是重拳打在了棉花上,可鸦鹘关被攻取,东江镇全军杀入建州,已经宣告了建奴老巢被端,成了丧家之犬。

  ………………….

  海城大胜后,熊廷弼统率全军继续北上,进攻鞍山。

  当时的鞍山名为鞍山驿,听名字便知道是个不大的地方。没有深壕高墙,建虏直接弃守,显然是与海城作了比较后,做出的选择。

  明军继续向北推进,速度不算快。因为熊廷弼还想着让建奴产生侥幸心理,在辽沈与明军进行攻防作战。

  在辽沈作战,明军的补给线不会拉得太长,也更有利于四面合围,一举歼灭。

  熊廷弼最担心的还是建虏尽弃城池,向北方逃窜。

  虽然这对于明军来说,省了攻打城池的力气,也光复了辽土。但从长远来看,却还是一大隐患。

  但当熊廷弼看到建虏大踏步后退,并尽迁其民时,立刻意识到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