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五章 内忧胜外患,大明财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情报汇总上报。比如物价、旱涝、收成等等。

  “皇爷体恤子民,颁布票盐法,平抑民间盐价,惠及万民。”魏忠贤躬身拍了记马屁。

  朱由校知道盐价下降并不算意外,只是时间之快,和他想象的有所不同。

  与纲法指定盐商不同,票盐法是面向大众的。只要你有购买五百斤盐的财力,便可以去盐厂贩盐。盐厂的出厂价格里,自然包括了盐税。

  五百斤盐算是个小限制,别弄得老百姓买两斤盐也去盐厂,又不是开小商铺。而五百斤盐对于小商铺来说,却算不得什么。

  皇帝知道这是砸了盐商的饭碗,但盐税直接被收入财政。偷税漏税的私盐贩子也不必再冒违法犯罪的风险,直接去盐厂就能购到。

  最重要的是没有了大盐商的垄断,从盐厂出的盐就能够通过市场调节进行比较正常的定价,以及进行公平的竞争,品质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你往盐里掺沙掺土,还指望能卖得好,又不是只有你一家独大。

  老百姓得到实惠,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就是不知盐税会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朱由校沉吟着,轻轻把情报放下,就等着夏中时的汇总数据报上来了。如果效果好,明年就可以在两淮、两广进行推广了。

  整肃贪渎、打击奸商的进项很快,但却不能持久。国家正常的财政,正常的运转,哪能老依靠这些偏门。

  如果没有贪渎,没有奸商,没有那些权贵藩王寄生虫,那才是朱由校期待的大明。

  “这些日常汇报,不必魏伴亲送入宫。”皇帝抬起头,缓缓说道:“北地各省的情况,汇报的要多些。要知道,大灾害日益临近,对北方影响最大。”

  魏忠贤赶忙躬身应道:“奴婢晓得,回去后便加派人手,让皇爷了解得清楚。”

  朱由校微微颌首,说道:“建奴虽猖狂一时,却终是底蕴不足,覆亡不远。而帝国内部的忧患,才是动摇江山的最大祸因。数年来,朕铁腕整治,现下已有起色,但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