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简拔重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朱由校算是看清楚了,对于富豪地主商贾的倒霉,没几个人会为其鸣冤叫屈。幸灾乐祸者,或是痛骂怨恨者,却是最多。

  当然,大明多的是平头百姓,对于被国法惩治的贪官士绅都是拍手叫好。不管是不是仇富心理,朱由校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实际上获得的好处。

  既然八大家是山西的,索性今年的免赋税的省份除了河南,把山西也加上。

  明年就是北直隶和山东,朱由校算计着有这一年的减免,老百姓总会多些家底,多些抵御大灾患的积蓄。

  “万岁,新晋监察御史刘理顺在外候见。”宫人入内禀报,打断了皇帝的思路。

  “宣!”皇帝没有多少犹豫,在御椅中坐正了身体。

  刘理顺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先任县令,后任知府,升迁可谓迅速。

  原因很简单,对于皇帝的旨意执行彻底,不管你是士绅还是地主,不管你是生员还是富商。而且,不收贿赂,铁面无情。

  此番被皇帝点名入京,不仅是他,还有数名在地方上表现甚好的官员,其中就有他的同年,进入督察院,成为拥有大权的监察御史。

  因为刘理顺是河南人,皇帝不仅不让他回辟,还特意要派他回河南监察地方官员,落实好减免赋税的工作。这样的安排,对刘理顺来说,是信任,也是考验。

  “微臣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刘理顺进到殿内,便跪倒叩拜。

  朱由校抬了抬手,温言道:“刘卿平身。”

  “谢万岁。”刘理顺起身躬立,静候圣谕。

  其实这次召见陛辞可有可无。但他相信经过这次耳提面命,绝大多数官员会感受到他的期盼,也就是所谓的“皇恩浩荡”,而忠心办差。

  而且,凭刘理顺的品德和能力,以及师事袁可立,皇帝认为也当得此恩遇。要是论起来,还有师兄弟之谊呢!

  “听闻刘卿少年时家贫,欲赴京应考,莫奈无路费,于是在一富翁家中任教,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