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农门郡王妃刘稻香苏子烨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三章 好消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说道:“去,把罗姑姑请来。”

罗姑姑来得很快,刘稻香开门见山地问道:“上回那掮客可有回信?”

“姑娘不要那块种烟叶的地儿后,奴婢便给他回了信,后来,又捎信说有几块好点的良田,只是姑娘如今在避暑山庄,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只待回京后再做打算。”

刘稻香原先也是想着买点粮田算了,现在却是想买牧场,自然少不得要多买些旱地种苜蓿草。

“你回头再给他捎个信,我要旱地多些,北地种的都是麦子,咱家打南边来,还是多喜欢吃大米饭些,就不打算买良田了,买些旱地种苜蓿草或是玉米都使得。”

苜蓿草或玉米及新鲜杆儿都可心喂牛羊的。

下午的时候,刘稻香正窝在书房里写计划方案,即然要办个牧场,少不得要做一下预算。

她正拔拉着算盘珠子,春娇拿着两封信进来了。

“姑娘,姑娘,三十里村和青州来信了。”

刘稻香拔算盘珠子的手一顿,笑道:“快些给我瞧瞧。”

对于三十里村,刘稻香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她有许多小伙伴都是在那里。

她最先拆的也是三十里村寄来的那封,看那笔迹不用说,是李三婶家的李翠花。

李翠花在信里告诉她,总个连山镇及周边的村镇,都托了刘稻香家的福,因为原本是荒地的红土变废为宝,如今,家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同时,在信里很不解的问刘稻香,为何把她家的老宅子给做了书斋。

刘稻香才忆起,早先与张裕德的打算,左右她家是回不去三十里村了,索性把河对岸的老宅子贡献出来,做了三十里村的书塾。

李翠花告诉她,镇长爷爷做了决定,把院子周边原本种玉米的空地,以及西边的那个小山坡,都种上了桃树、梨树,李子树,这些树苗钱,都是镇长爷爷掏得钱,而待山坡上的果树结果子换得了钱,就做这维修书院的经费,再有多的,就攒起来多买些书回来充实学堂,开阔学子们的眼界。

还有刘稻香小时候种下的山葡萄藤,李翠花告诉她,那些山葡萄藤又被善良的村民们帮忙重新搭了葡萄架,成了夏日里,孩子们玩耍、念书的好处去,待葡萄成熟后,书墪有专人把这山葡萄酿成葡萄酒拿去卖,换得的银钱用来支付先生们月俸。

刘稻香对此自然是欢喜的,又想到自家便宜爷爷的书房里有许许多多的杂书,打算回家后找自家爷爷借些实用的抄录一些。

“青梅,帮我记着这事儿,回头我们回家后,我要找我爷爷寻些书来抄录。”

春娇好奇地伸长脖子想看信上说什么,听她这么说,问道:“可是镇长爷爷托姑娘抄的?三十里村到底太偏僻了些,有钱也买不到好书。”

“那到不是,翠花来信说,咱家的老院子改了书塾,镇长爷爷一门心思想多栽培些小学子,好让我们三十里村传遍大周朝。”接着她把翠花信里写的都告诉了几个丫头。

青梅笑道:“如此一来,书塾即可以免了孩子们的学费,又可以因为有钱而请到好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