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李宪的战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间。李宪只能找一个向阳的地方,秘密安葬了这次牺牲的人,还不能惊动大宋君臣。
未济重剑在人间昙花一现,再次伴随韦冬宁长眠于地下。
好在结拜兄弟杨春突然到来,终于让李宪暂时忘记了伤痛。
“兄弟,你此前的预料没有错,完颜宗翰兵分三路南下,东路军先锋果然是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他们从铜鞮出兵南下,走的是太行陉。西路军先锋是宝山大王完颜斜保,从绛州出兵东进,走的是轵关陉。完颜宗翰自领中军从平阳府出兵,沿沁水南下。”
李宪点点头:“这都在预料之中,我们现有的兵力是挡不住的。王节和塔布野固守郭壁镇,目前的情况如何?”
杨春笑道:“根据你此前的命令,我们把平阳府能够搬走的人全都搬走了,彻底实行坚壁清野,所以完颜宗翰无法完成补给,才迫不及待南下。郭壁镇已经完成防御部署,金兵无法展开兵力。而且光明右使刘不全的白莲教一万六千余人,已经在沁水两岸隐蔽起来策应,你不用担心。”
李宪摇摇头:“我不是担心郭壁镇,而是希望王节和塔布野不要轻局妄动,一定要想办法保存实力,用在后面的刀刃上。”
杨春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你要切断完颜宗望的归路,究竟是怎么想的?”
李宪双眼突然冒出寒光:“老子要祸水西引!”
“祸水西引?”奔雷剑杨春没有明白其中奥妙。
“不错!”李宪冷哼一声,迭起三根手指头,第一次解释自己的战术方针。
原来,对于如何拉开和女真鞑子的最后决战序幕,李宪已经秘密谋划了一年多时间。
目前的现状不言而喻,敌强我弱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如何才能火中取栗,成为李宪必须正视的问题。
要想和女真鞑子提前展开决战,李宪知道自己必须完成两件事:
第一,必须彻底排除腐朽大宋的干扰。
大宋君臣如果放在后世,全都是汪精卫之流,属于应该斩尽杀绝的对象。抓捕并秘密处死康王赵构,就是不想让心怀叵测的人利用,然后弄出一个苟安求和的小朝廷。
李宪心知肚明,华夏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巨大战乱,都是因为有人拥立皇家子弟另立朝廷,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
既然康王赵构都要秘密处死,太上皇赵佶、小皇帝赵桓、郓王赵楷等皇室主要成员,就更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肃王赵枢之外,赵家子弟必须全部灭亡。
能怪李宪冷血吗?只能怪大宋君臣不可救药。
要知道,一百三十多大臣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小皇帝赵桓被逼无奈,只能给每个人发笔发纸,来了一个后世采用的无记名投票。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愤慨的,主张死战到底的人,只有梅执礼、孙傅、吕好问、洪刍、秦桧、陈国材等三十六人。剩下的近百人全部要求议和,为此不惜割让所有土地,甚至同意废除赵家子弟,让朝廷改名换姓,包括不称“皇帝”。
正是因为这一次无记名投票的结果,让秦桧看清了大宋朝的真实面目,也为他后来的政治取向奠定了基调。
在国破家亡的最后关头,秦桧是极少数要求血战到底的人之一,对于腐朽的北宋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间。李宪只能找一个向阳的地方,秘密安葬了这次牺牲的人,还不能惊动大宋君臣。
未济重剑在人间昙花一现,再次伴随韦冬宁长眠于地下。
好在结拜兄弟杨春突然到来,终于让李宪暂时忘记了伤痛。
“兄弟,你此前的预料没有错,完颜宗翰兵分三路南下,东路军先锋果然是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他们从铜鞮出兵南下,走的是太行陉。西路军先锋是宝山大王完颜斜保,从绛州出兵东进,走的是轵关陉。完颜宗翰自领中军从平阳府出兵,沿沁水南下。”
李宪点点头:“这都在预料之中,我们现有的兵力是挡不住的。王节和塔布野固守郭壁镇,目前的情况如何?”
杨春笑道:“根据你此前的命令,我们把平阳府能够搬走的人全都搬走了,彻底实行坚壁清野,所以完颜宗翰无法完成补给,才迫不及待南下。郭壁镇已经完成防御部署,金兵无法展开兵力。而且光明右使刘不全的白莲教一万六千余人,已经在沁水两岸隐蔽起来策应,你不用担心。”
李宪摇摇头:“我不是担心郭壁镇,而是希望王节和塔布野不要轻局妄动,一定要想办法保存实力,用在后面的刀刃上。”
杨春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你要切断完颜宗望的归路,究竟是怎么想的?”
李宪双眼突然冒出寒光:“老子要祸水西引!”
“祸水西引?”奔雷剑杨春没有明白其中奥妙。
“不错!”李宪冷哼一声,迭起三根手指头,第一次解释自己的战术方针。
原来,对于如何拉开和女真鞑子的最后决战序幕,李宪已经秘密谋划了一年多时间。
目前的现状不言而喻,敌强我弱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如何才能火中取栗,成为李宪必须正视的问题。
要想和女真鞑子提前展开决战,李宪知道自己必须完成两件事:
第一,必须彻底排除腐朽大宋的干扰。
大宋君臣如果放在后世,全都是汪精卫之流,属于应该斩尽杀绝的对象。抓捕并秘密处死康王赵构,就是不想让心怀叵测的人利用,然后弄出一个苟安求和的小朝廷。
李宪心知肚明,华夏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巨大战乱,都是因为有人拥立皇家子弟另立朝廷,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
既然康王赵构都要秘密处死,太上皇赵佶、小皇帝赵桓、郓王赵楷等皇室主要成员,就更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肃王赵枢之外,赵家子弟必须全部灭亡。
能怪李宪冷血吗?只能怪大宋君臣不可救药。
要知道,一百三十多大臣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小皇帝赵桓被逼无奈,只能给每个人发笔发纸,来了一个后世采用的无记名投票。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愤慨的,主张死战到底的人,只有梅执礼、孙傅、吕好问、洪刍、秦桧、陈国材等三十六人。剩下的近百人全部要求议和,为此不惜割让所有土地,甚至同意废除赵家子弟,让朝廷改名换姓,包括不称“皇帝”。
正是因为这一次无记名投票的结果,让秦桧看清了大宋朝的真实面目,也为他后来的政治取向奠定了基调。
在国破家亡的最后关头,秦桧是极少数要求血战到底的人之一,对于腐朽的北宋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