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定南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兀突骨是一个大人物,不管是在南中,还是在南中百姓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大人物。
在南中其实分成两个大势力,南中腹地的北部,这里面就是各种部落纵横,他们习惯于用各种洞来形容自己的势力,比如孟获的银坑洞。
他麾下的诸多大将也是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第二洞元帅董荼那,第三洞元帅阿会喃等等。
包括什么秃龙洞的洞主朵思大王,什么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的洞主杨锋等等,他们都是按照洞来分布的。
但是在南中腹地的南部,也就是南中腹地之中的腹地,他们分成了两个大势力,其中一个就是密林之中的木鹿大王。
他敢称呼自己为大王和朵思大王一样,都是占山为王的大王,算不得什么真本事,只不过这位木鹿大王的本事实在是有些诡异,这才让他成为了两大势力之一,但是也就是在密林之中,若是出来了,那可不行!
传说在南中绝对的腹地之中,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王国,叫做乌戈国,而现在的那位兀突骨就是传说之中乌戈国的国主。
当然这个国主也就是他自己说说罢了,在南中没有人承认他这个什么乌戈国,也从来不相信他这个国主的身份,而且他自己最后也承认了,他是乌戈国的遗留王孙。
不过这个就更加的不然人相信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了,孟获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乌戈国的国主兀突骨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这个机会不单单是要和诸葛亮对阵并且取得胜利。
最重要的是,这还影响着他未来的官位。
这个就和当年的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是一样的,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官位,最明显的就是孙家和西凉马家与韩遂。
孙文台一手造就了他自己的传奇,最后直接成为了这诸侯讨董之中几乎算是最大的赢家,名利双收不说,更是给自己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当初若非是他自己犯傻,孙文台要是不死,江东也不用这么艰难。
而西凉的马家和韩遂,直接被一个樊稠给压着打了一顿,最后狼狈逃回了自己的老巢,最后他们没有一个能够走出西凉的,被人当了一辈子的小诸侯,便是一个后患,都算不上。
而现在的孟获就是如此,若是他就这么投靠了诸葛孔明,恐怕他的官位也高不了,所以蒯蒙说的话还有最后一个意思。
若是实在是打不赢,那就帮助诸葛孔明,将这个南中腹地给解决了,若是能够将这南中腹地解决的话,或许他也能够有着不少的功劳存在。
也就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打动了他,所以孟获这才不计代价的,来到这个所谓的乌戈国,请求他们的国主兀突骨。
传言这个家伙,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
而且还传言这个家伙乘骑巨象,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
不过如今孟获亲眼见到了他之后,他有些失望的, 当然不是说这个兀突骨徒有虚名,之前展现实力的时候,这个家伙的确是和鄂焕那个生擒了自己不知道多少次的家伙不相上下。
但是传言却是有些虚晃的。
个子也算是高大,但是和鄂焕那个怪物到底是谁更加的高大还真不好说,应该是在伯仲之间,不过身高丈二那真是胡说八道了。
再之后的不食人间五谷粮食,孟获看了一样自己面前的酒宴,这货完全就是喜欢吃肉罢了,整个桌案愣是找不到一口素的,还真是没有人间五谷的。
而那生蛇恶兽....不行,孟获想要吐了,这个没有,没有!
至于肋下,身上有没有长出鳞片来,这个孟获发誓,这个真没有,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这兀突骨的所谓什么乌戈国是不承认的,但是这个家伙还是有着不少家底儿的,这是真的。
此人伸手有一套祖上传下来的鳞甲,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质,但的确是异常的坚固,披在他的身上,内穿正好,不明真相的还真是被他这一身刀枪不入给吓着了,但是知道真相的,也就是说他够有钱的。
不过此时这都不重要了,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兀突骨大王,兀突骨国主,带着他们的乌戈国精锐士卒们随着自己奔赴前线,和蜀汉大军开始作战!
传闻兀突骨麾下有这么一军,他的手下皆使利刀钢叉,谓之“藤甲军”。
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皆惊。洞中有一等藤,生于山涧之内,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穿成铠甲。
前胸并后背各用一片,两臂两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甚是轻巧,刀剑皆不能入。
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
而这就是这南中腹地之中最后的阻碍了,若是诸葛亮将他们再次覆灭了,这次大战也就应该结束了,因为剩下的不过尔尔,就算是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有太大的动静了,至少这南中腹地,算是安稳了。
至于南中四郡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孟获看来,只要南中腹地不乱,四郡之中就算是再乱都有办法解决。
而现在,就是他们要进行最后决战的时候了。
(这个为什么前面那六擒六纵都能够一笔带过,而最后这个兀突骨这里却是要浓墨重笔的写一写,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兀突骨可以算得上是诸葛亮当初七擒七纵玩弄孟获的一个证据了。
很多人会觉得,历史上没有什么乌戈国,也没有什么兀突骨,更不可能有一个身高丈二,也就是合击差不多两米七左右的人,还生吃毒蛇野兽等等的,这不可能。
的确是,不过在我查地理位置的时候,发现这记载的乌戈国很像是一个地方,一个小小的国家,柬埔寨!
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他的地理位置的确是很像三国里面描写的乌戈国疆域。
最重要的是,在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由阇耶跋摩二世建立过一个很厉害的王朝也算得上是一个很辉煌的王朝,吴哥王朝!
当然,吴哥王朝比七擒孟获晚了大概六百多年,不过当初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差不多正好是吴哥王朝的时候,罗老应该不会闲的没事将吴哥王朝带进去的。
若是吴哥王朝就是那所谓的兀突骨所在的乌戈国的话,然后再加上一些西南边陲的地方,当初那七擒孟获,未必就只是意淫。
先说史书之中,的确是有这个记载,之前也过这件事情。
《三国志》之中的确是有着记载,原文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之乱的时候。
建兴三年,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这里面确实是有着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当然,这一点很多人可以说不承认,但是后面还有很多证据,在地方传记和西南边陲的地方古迹上面。
在传闻之中,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南中地区进行治理,将汉族先进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这一地区,并进而传到缅甸。
同时,的确是地方志之中记载了,为了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诸葛亮“劝诸夷筑城堡、务农桑,诸夷皆自山林徙平原”,并在该地区推广使用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具,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分兵以配大姓”、“配大姓为部曲”这两个绝了的政策是在《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之中记载的,说的也是诸葛亮的办法。
而这个就是后世的世袭的土司制度,明朝到了末期也是如此,甚至若非是因为当年的广西狼兵将清朝打急眼了,对广西实行了灭种的政策,恐怕现在这还有这种东西。而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一直沿袭土司制度。
在宗教和信仰方面来说,诸葛亮不知道是不是效仿了当年的爨习所在的爨家造神之法。
中缅边境上的许多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敬备至,视之为神明,佤族还称之为“阿公阿祖”,家家供奉“武侯神龛”;在中缅边境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可见到为纪念他而建的诸葛祠、武侯庙、孔明城等。
这一点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情,诸葛亮绝对是深入了南中,而且已当时的架势,若是深入南中之后,他和那些南中腹地的蛮夷不大打出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同时,在我国境内也是有些地方说明了很多事情的。
诸葛亮的南征对缅甸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在中国史书中有清楚的记载。
赵汝适《诸蕃志》中记载,“蒲甘国有诸葛武侯庙”;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中指出,“普坎城中有武侯南征碑”;谢清高也在《海录》中说,“恪姑有孔明城”。
顺带一提,普坎就是如今的缅甸蒲甘,“恪姑也就是当今的缅甸勃固!
这些东西算到了一起,他们的确是算作可以证明一件事,确定了办件事,一件事就是诸葛亮绝对是出征南蛮内部了,也就是南中腹地,而且和对方打了起来,并且用实力告诉了他们谁才是大爷。
那半件事就是,七擒七纵,而之所以是半件事,那就是七擒七纵的目的真的仅仅是为了将孟获这个家伙收服么?
作者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南中在平定之后,诸葛亮最后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整个南中再次瓜分!
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分建宁、越巂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柯太守。
这里面大家可以看一下,先是之前说过的云南俊,将建宁郡也就是当初的益州郡还有越嶲郡给分出来一部分,直接变成了云南郡,之后将建宁郡和牂牁郡画出来一部分当成了兴古郡。
这个划分除了将李恢的建宁郡给分的和狗屎一样,将李恢所在的李家给分出了建宁郡,几乎做到了废了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将南中腹地正是划分了,这里面就不得不说依稀吕凯这个人了。
吕凯是在永昌郡,永昌郡在哪里,如果是益州是大汉的西南,那么南中就是益州的西南边陲,如果说南中是益州的西南边陲,那么永昌郡就是整个南中的西南边陲了,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永昌郡的路径一定要通过整个南中的腹地,然后才能够上山进入永昌郡之中,而吕凯收到了官方的命令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南中已经完全平定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兴古郡和云南郡,那就是南中的腹地的这些地盘。
而如果这么分析的话,在加上了逆向分析的话,就有一种可能了,孟获七擒七纵是因为他的最大本事就是他在南中的威望很高,他这个特点代表了当他本身的力量被消灭干净之后,就会去寻找援兵。
而他能够在数次求援之后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南中腹地绝大多数的力量都给带走的,带到诸葛亮的面前,然后让他逐一消灭,这就是一场另类版本的围点打援,而且这个点还是主动去勾搭援兵的。
这么不要脸的行为,最后还真是对得起孟获的官职了,御史中丞,在蜀汉朝廷就算不是位高权重,那也是一个人物了,他孟获也算是通过这件事彻底的走出去了。)
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在酒宴上十分豪放,和孟获以及他带来的那些亲信不断的拼酒,不断的畅饮,算得上是要和他们一醉方休的模样了。
而且不单单如此,还趁着酒劲儿和孟获打起了包票来,说一定能够将诸葛亮生擒活捉!
“吾起本洞之兵,与汝报仇。”这就是兀突骨的承诺,虽然孟获也知道,兀突骨真正看中大军就是孟获给他开出来的条件,和愿意为他造势的代价等等,但是他仍然是十分的开心。
毕竟不管兀突骨弄了诸葛亮,还是诸葛孔明将这个怪物给千刀万剐了,他的未来都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也都开始了。
次日清晨,兀突骨醒酒之后,也顾不上做什么其他,直接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了。
兀突骨唤两个为首领兵俘长: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万兵,皆穿藤甲,离乌戈国望东北而来,孟获等亲信都已经跟随而上,他们这是要给兀突骨当向导的。
而诸葛孔明此时也得到了消息,在此时,诸葛孔明也算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关于兀突骨的传说,他也从蒯蒙的信帛之中知道了,但是他仍然是不能相信,所以他干脆就亲自带兵,朝着他们的方向逼了过去,或者说,主动迎了过去。
兀突骨带着大军以及孟获等人行至一江,名桃花水,两岸有桃树,历年落叶于水中,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
此时兀突骨直接带人在桃叶渡口下寨,以待蜀汉大军的到来。
而这里的消息,也在某个晚上传到了诸葛亮的手中,看着心中相信的消息,诸葛亮也算是久久不能平静。
蒯蒙传来的信帛也不算是多么的相信,主要信息就是,“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见屯于桃叶渡口。盂获又在各番集聚蛮兵,并力拒战蜀汉大军,同时战场所在桃花水,乃是兀突骨等人的独有之地。
他们喝之无事,而外人喝了则是必死无疑。”
(这种事情可能,可能!
想一想喝一口就是半个元素周期表的某国某水,而且前几年据赫芬顿邮报某国家的版本报道,某个国家邮局开始正式出售某河水,这个一国之人绝大多数,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的,水,人家喝了就是没事儿,你上哪儿说理去。)
孔明看完之后,直接提兵大进、直至桃叶渡口,隔岸望见这群蛮兵的确是不像个人型不说,甚是丑恶,当然因为隔得太远,而且天色也不是很好,只是看他们的轮廓模样,的确不是良善之辈。
再加上打探消息的鄂焕回来,告诉他,这桃花水的确是不能喝,算是知道了蒯蒙记载的东西不是假货,同时也算是放心了,蒯蒙在对面应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兀突骨是一个大人物,不管是在南中,还是在南中百姓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大人物。
在南中其实分成两个大势力,南中腹地的北部,这里面就是各种部落纵横,他们习惯于用各种洞来形容自己的势力,比如孟获的银坑洞。
他麾下的诸多大将也是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第二洞元帅董荼那,第三洞元帅阿会喃等等。
包括什么秃龙洞的洞主朵思大王,什么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的洞主杨锋等等,他们都是按照洞来分布的。
但是在南中腹地的南部,也就是南中腹地之中的腹地,他们分成了两个大势力,其中一个就是密林之中的木鹿大王。
他敢称呼自己为大王和朵思大王一样,都是占山为王的大王,算不得什么真本事,只不过这位木鹿大王的本事实在是有些诡异,这才让他成为了两大势力之一,但是也就是在密林之中,若是出来了,那可不行!
传说在南中绝对的腹地之中,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王国,叫做乌戈国,而现在的那位兀突骨就是传说之中乌戈国的国主。
当然这个国主也就是他自己说说罢了,在南中没有人承认他这个什么乌戈国,也从来不相信他这个国主的身份,而且他自己最后也承认了,他是乌戈国的遗留王孙。
不过这个就更加的不然人相信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了,孟获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乌戈国的国主兀突骨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这个机会不单单是要和诸葛亮对阵并且取得胜利。
最重要的是,这还影响着他未来的官位。
这个就和当年的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是一样的,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官位,最明显的就是孙家和西凉马家与韩遂。
孙文台一手造就了他自己的传奇,最后直接成为了这诸侯讨董之中几乎算是最大的赢家,名利双收不说,更是给自己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当初若非是他自己犯傻,孙文台要是不死,江东也不用这么艰难。
而西凉的马家和韩遂,直接被一个樊稠给压着打了一顿,最后狼狈逃回了自己的老巢,最后他们没有一个能够走出西凉的,被人当了一辈子的小诸侯,便是一个后患,都算不上。
而现在的孟获就是如此,若是他就这么投靠了诸葛孔明,恐怕他的官位也高不了,所以蒯蒙说的话还有最后一个意思。
若是实在是打不赢,那就帮助诸葛孔明,将这个南中腹地给解决了,若是能够将这南中腹地解决的话,或许他也能够有着不少的功劳存在。
也就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打动了他,所以孟获这才不计代价的,来到这个所谓的乌戈国,请求他们的国主兀突骨。
传言这个家伙,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
而且还传言这个家伙乘骑巨象,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
不过如今孟获亲眼见到了他之后,他有些失望的, 当然不是说这个兀突骨徒有虚名,之前展现实力的时候,这个家伙的确是和鄂焕那个生擒了自己不知道多少次的家伙不相上下。
但是传言却是有些虚晃的。
个子也算是高大,但是和鄂焕那个怪物到底是谁更加的高大还真不好说,应该是在伯仲之间,不过身高丈二那真是胡说八道了。
再之后的不食人间五谷粮食,孟获看了一样自己面前的酒宴,这货完全就是喜欢吃肉罢了,整个桌案愣是找不到一口素的,还真是没有人间五谷的。
而那生蛇恶兽....不行,孟获想要吐了,这个没有,没有!
至于肋下,身上有没有长出鳞片来,这个孟获发誓,这个真没有,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这兀突骨的所谓什么乌戈国是不承认的,但是这个家伙还是有着不少家底儿的,这是真的。
此人伸手有一套祖上传下来的鳞甲,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质,但的确是异常的坚固,披在他的身上,内穿正好,不明真相的还真是被他这一身刀枪不入给吓着了,但是知道真相的,也就是说他够有钱的。
不过此时这都不重要了,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兀突骨大王,兀突骨国主,带着他们的乌戈国精锐士卒们随着自己奔赴前线,和蜀汉大军开始作战!
传闻兀突骨麾下有这么一军,他的手下皆使利刀钢叉,谓之“藤甲军”。
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皆惊。洞中有一等藤,生于山涧之内,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穿成铠甲。
前胸并后背各用一片,两臂两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甚是轻巧,刀剑皆不能入。
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
而这就是这南中腹地之中最后的阻碍了,若是诸葛亮将他们再次覆灭了,这次大战也就应该结束了,因为剩下的不过尔尔,就算是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有太大的动静了,至少这南中腹地,算是安稳了。
至于南中四郡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孟获看来,只要南中腹地不乱,四郡之中就算是再乱都有办法解决。
而现在,就是他们要进行最后决战的时候了。
(这个为什么前面那六擒六纵都能够一笔带过,而最后这个兀突骨这里却是要浓墨重笔的写一写,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兀突骨可以算得上是诸葛亮当初七擒七纵玩弄孟获的一个证据了。
很多人会觉得,历史上没有什么乌戈国,也没有什么兀突骨,更不可能有一个身高丈二,也就是合击差不多两米七左右的人,还生吃毒蛇野兽等等的,这不可能。
的确是,不过在我查地理位置的时候,发现这记载的乌戈国很像是一个地方,一个小小的国家,柬埔寨!
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他的地理位置的确是很像三国里面描写的乌戈国疆域。
最重要的是,在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由阇耶跋摩二世建立过一个很厉害的王朝也算得上是一个很辉煌的王朝,吴哥王朝!
当然,吴哥王朝比七擒孟获晚了大概六百多年,不过当初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差不多正好是吴哥王朝的时候,罗老应该不会闲的没事将吴哥王朝带进去的。
若是吴哥王朝就是那所谓的兀突骨所在的乌戈国的话,然后再加上一些西南边陲的地方,当初那七擒孟获,未必就只是意淫。
先说史书之中,的确是有这个记载,之前也过这件事情。
《三国志》之中的确是有着记载,原文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之乱的时候。
建兴三年,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这里面确实是有着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当然,这一点很多人可以说不承认,但是后面还有很多证据,在地方传记和西南边陲的地方古迹上面。
在传闻之中,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南中地区进行治理,将汉族先进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这一地区,并进而传到缅甸。
同时,的确是地方志之中记载了,为了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诸葛亮“劝诸夷筑城堡、务农桑,诸夷皆自山林徙平原”,并在该地区推广使用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具,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分兵以配大姓”、“配大姓为部曲”这两个绝了的政策是在《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之中记载的,说的也是诸葛亮的办法。
而这个就是后世的世袭的土司制度,明朝到了末期也是如此,甚至若非是因为当年的广西狼兵将清朝打急眼了,对广西实行了灭种的政策,恐怕现在这还有这种东西。而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一直沿袭土司制度。
在宗教和信仰方面来说,诸葛亮不知道是不是效仿了当年的爨习所在的爨家造神之法。
中缅边境上的许多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敬备至,视之为神明,佤族还称之为“阿公阿祖”,家家供奉“武侯神龛”;在中缅边境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可见到为纪念他而建的诸葛祠、武侯庙、孔明城等。
这一点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情,诸葛亮绝对是深入了南中,而且已当时的架势,若是深入南中之后,他和那些南中腹地的蛮夷不大打出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同时,在我国境内也是有些地方说明了很多事情的。
诸葛亮的南征对缅甸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在中国史书中有清楚的记载。
赵汝适《诸蕃志》中记载,“蒲甘国有诸葛武侯庙”;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中指出,“普坎城中有武侯南征碑”;谢清高也在《海录》中说,“恪姑有孔明城”。
顺带一提,普坎就是如今的缅甸蒲甘,“恪姑也就是当今的缅甸勃固!
这些东西算到了一起,他们的确是算作可以证明一件事,确定了办件事,一件事就是诸葛亮绝对是出征南蛮内部了,也就是南中腹地,而且和对方打了起来,并且用实力告诉了他们谁才是大爷。
那半件事就是,七擒七纵,而之所以是半件事,那就是七擒七纵的目的真的仅仅是为了将孟获这个家伙收服么?
作者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南中在平定之后,诸葛亮最后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整个南中再次瓜分!
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分建宁、越巂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柯太守。
这里面大家可以看一下,先是之前说过的云南俊,将建宁郡也就是当初的益州郡还有越嶲郡给分出来一部分,直接变成了云南郡,之后将建宁郡和牂牁郡画出来一部分当成了兴古郡。
这个划分除了将李恢的建宁郡给分的和狗屎一样,将李恢所在的李家给分出了建宁郡,几乎做到了废了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将南中腹地正是划分了,这里面就不得不说依稀吕凯这个人了。
吕凯是在永昌郡,永昌郡在哪里,如果是益州是大汉的西南,那么南中就是益州的西南边陲,如果说南中是益州的西南边陲,那么永昌郡就是整个南中的西南边陲了,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永昌郡的路径一定要通过整个南中的腹地,然后才能够上山进入永昌郡之中,而吕凯收到了官方的命令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南中已经完全平定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兴古郡和云南郡,那就是南中的腹地的这些地盘。
而如果这么分析的话,在加上了逆向分析的话,就有一种可能了,孟获七擒七纵是因为他的最大本事就是他在南中的威望很高,他这个特点代表了当他本身的力量被消灭干净之后,就会去寻找援兵。
而他能够在数次求援之后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南中腹地绝大多数的力量都给带走的,带到诸葛亮的面前,然后让他逐一消灭,这就是一场另类版本的围点打援,而且这个点还是主动去勾搭援兵的。
这么不要脸的行为,最后还真是对得起孟获的官职了,御史中丞,在蜀汉朝廷就算不是位高权重,那也是一个人物了,他孟获也算是通过这件事彻底的走出去了。)
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在酒宴上十分豪放,和孟获以及他带来的那些亲信不断的拼酒,不断的畅饮,算得上是要和他们一醉方休的模样了。
而且不单单如此,还趁着酒劲儿和孟获打起了包票来,说一定能够将诸葛亮生擒活捉!
“吾起本洞之兵,与汝报仇。”这就是兀突骨的承诺,虽然孟获也知道,兀突骨真正看中大军就是孟获给他开出来的条件,和愿意为他造势的代价等等,但是他仍然是十分的开心。
毕竟不管兀突骨弄了诸葛亮,还是诸葛孔明将这个怪物给千刀万剐了,他的未来都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也都开始了。
次日清晨,兀突骨醒酒之后,也顾不上做什么其他,直接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了。
兀突骨唤两个为首领兵俘长: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万兵,皆穿藤甲,离乌戈国望东北而来,孟获等亲信都已经跟随而上,他们这是要给兀突骨当向导的。
而诸葛孔明此时也得到了消息,在此时,诸葛孔明也算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关于兀突骨的传说,他也从蒯蒙的信帛之中知道了,但是他仍然是不能相信,所以他干脆就亲自带兵,朝着他们的方向逼了过去,或者说,主动迎了过去。
兀突骨带着大军以及孟获等人行至一江,名桃花水,两岸有桃树,历年落叶于水中,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
此时兀突骨直接带人在桃叶渡口下寨,以待蜀汉大军的到来。
而这里的消息,也在某个晚上传到了诸葛亮的手中,看着心中相信的消息,诸葛亮也算是久久不能平静。
蒯蒙传来的信帛也不算是多么的相信,主要信息就是,“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见屯于桃叶渡口。盂获又在各番集聚蛮兵,并力拒战蜀汉大军,同时战场所在桃花水,乃是兀突骨等人的独有之地。
他们喝之无事,而外人喝了则是必死无疑。”
(这种事情可能,可能!
想一想喝一口就是半个元素周期表的某国某水,而且前几年据赫芬顿邮报某国家的版本报道,某个国家邮局开始正式出售某河水,这个一国之人绝大多数,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的,水,人家喝了就是没事儿,你上哪儿说理去。)
孔明看完之后,直接提兵大进、直至桃叶渡口,隔岸望见这群蛮兵的确是不像个人型不说,甚是丑恶,当然因为隔得太远,而且天色也不是很好,只是看他们的轮廓模样,的确不是良善之辈。
再加上打探消息的鄂焕回来,告诉他,这桃花水的确是不能喝,算是知道了蒯蒙记载的东西不是假货,同时也算是放心了,蒯蒙在对面应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