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红歌的力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我们走在大路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恰当处分的一批干部,普遍进行了甄别平反,著名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原院长劫夫先生的“右倾”问题也得到了及时澄清。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对“大跃进”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全面总结,确立了以调整为中心的经济工作方针。看到这样的局势,劫夫的心情开始好转,情绪重新高涨。就在这年春日载阳、东风解冻的时候,他萌发了新的创作冲动。

《我们走在大路上》虽然是1962至1963年创作的,然而创作这首歌的动因还要从1959年说起。

1959年7月21日,劫夫乘坐从沈阳发出的12次特快列车前往北京,中途山洪暴发,列车被洪水围困在一处高坡上,进退不得。在艰难的三天三夜中,劫夫与乘务员一起,安抚旅客情绪,处理意外情况,还从洪水中抢救了500多名农民群众,把他们安置到列车上。有位农民的媳妇被洪水冲走了,劫夫跳入水中,游了几十米,终于把她救了上来。还有一位老大爷,突然失去知觉,劫夫立即赶过去为他做人工呼吸。

12次列车脱险后,被沈阳铁路局授予“红旗列车”称号。列车长张敏媛还被邀请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10周年庆祝大典。在谈到那惊心动魄的三天三夜时,她特别提到了劫夫。张敏媛称赞劫夫在抗险救灾中不仅是战斗员,还是指挥员。乘务员有拿不准的事,就找他商量。洪水退去后,列车上开庆祝晚会,乘务员们合唱了一首《列车员之歌》。劫夫听过后,拍手叫好,还把歌词改了改。回到沈阳后,他又专门来到乘务组,为这首歌重新谱了曲。

12次列车与洪水搏斗的事迹,也深深地感动了劫夫。乘务员与广大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共渡难关,这是多么雄壮的气势、宝贵的精神啊!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涌上了作曲家劫夫的心头。

然而,由于政治气候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此后几年,劫夫的音乐创作陷入了几乎停顿的状态。直到1962年,他头上的“右倾”帽子被摘掉后,才重新焕发出艺术的青春。他先创作了一首《哈瓦那的孩子》,接着又开始构思《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的创作灵感,不仅源于12次列车抗洪抢险的经历,也有劫夫对我国人民的三年困难时期咬紧牙关、披荆斩棘的体验。和劫夫以前的创作一样,他又在寻找积极的时代精神。他认为,共和国刚刚告别艰苦的灾难的三年困难时期,新的作品应是表现出人们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所以,它将是一首战歌,一首进行曲。劫夫将自己的作品作了这样的定性。1963年3月,歌曲基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