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进京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然趴在驴身上睡着了,撑起身子,揉了揉眼睛“元朗,我睡了多久,我们到哪儿了。”
赵匡胤回头看她醒了“没多久,应该快到了。”
顾清也拍了拍脸,看了看天上,日头已经快正中间了,刚刚还是东边刚升起来不久呢,自己睡了小半天啊,赶紧喊停,下来,让赵匡胤歇会儿。睡了一会儿,精神好多了,两人寻了一处大树底下,将最后一块饼掰开半块,,然后再一人一半儿,这面饼很淡,就和面粉或了水就直接吃了一样,头两天,顾清也还有些吃不下去,第三天的时候,饿的实在受不了,就着水,吞下去了,下肚就涨开了,小半块就能撑大半天。
吃了喝了,也给驴喂了水,草,赵匡胤打开地图看了一下日头,确定行进方向没错,两人又重新上路,走了进一个时辰,身边同个方向赶路的人也多了起来,顾清也知道,这是快到了。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顾清也看见前面有条黑龙,揉了揉眼睛,长城!不对!城墙!
兴奋的拍了拍赵匡胤,两人一路上没怎么说话,顾清也只是往前赶路,这一回头,才发现赵匡胤黝黑的脸上都变白了。嘴唇也有点紫。赵匡胤抬头看了一眼顾清也,再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墙,笑了笑
“我们到了”
啪的一声,就倒在了地上,顾清也吓得赶紧去扶他,许是太过劳累,中暑了,顾清也取下水壶喂了两口水,嘴唇不那么干燥起皮了,看了看四周,连个树荫都没有,官道上更是像蒸笼蒸里似的,哧溜溜的直冒热浪,也没个阴凉的地方,拖也拖不动,顾清也索性脱下外衣,用胳膊撑开,当一当脸上的太阳。没一会儿,赵匡胤就醒了,顾清也的心也就放下一半儿了,拿出最后半块饼,泡了水,泡软了,好说歹说给他灌了下去。
顾清也扶他坐到驴背上,换她牵着他,最可怜的还是这头驴啊。
城墙看着近,走着远,又走了近半个时辰才走到,看样子应该是下午两三点。他们走的南薰门,城门口查的不严,只是楼上站了些哨兵,行人可以直接通过。两人通过城门后,见到的景色与宋州不同,和他们一起进来的还有许多商队和马车,刚进城门就是酒楼饭馆,门口停满了驴车,马车,再往里走,喧闹声就小一些,来往人的衣着也更加平整,酒楼和茶馆的建筑也更加讲究。
顾清也还在找今天睡觉的地方,就听见前面传来一阵鼓掌和叫好声,循声走去,是一家酒楼正在摆擂台斗诗,胜者唐家酒楼提供免费的三餐和上房。
要知道现在的读书人是真的没钱,科考制度不完善,很多人赴京赶考,一等就是好几年,钱财都花的差不多了,这唐家酒楼来这么一招,许多文人都想来试一试。
此时站在台上的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少年,他写的诗还被挂在展示台上,这意味着现在他是擂主。
顾清也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诗句
九重天子搆名堂
凡木那看做栋梁
生世固飞贤者出
佐时空遇帝图昌
略无声望朝廷重
宁有功名史册芳
罗列儿孙共为寿
老年难诉满金殇
落款李昉
顾清也脑子一转,转头问赵匡胤“元朗,想不想洗热水澡。”
赵匡胤看了一眼台上,便知道她要干嘛“去吧。”
台上来了一位山羊胡大叔,手里拿着一个锣
“还有没有学子要上台尝试一下的?”
顾清也这才挤了一半呢,跳起来答道“我!还有我!还有!”
台下人听见有人这么胆大,让开了路,顾清也好不容易上台了。李昉看了一眼破衣烂衫的顾清也,作揖礼让,把桌子让出来。
顾清也回礼“学生笔墨粗糙,恐不能和先生的墨宝相提并论,可否请先生替我执笔。”
李昉拱手“先生不敢当,唤名昉即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又重新跪坐。
顾清也跺着步,想着借用一下哪个名师大家的才好呢,虽说盗用别人的不好,但是自己的学问终究比不上人家嘛,肚子要紧,肚子要紧,第三步站定,顾清也决定了,用苏轼的《定风波》,并不是顾清也故意高调,只是想在这开封扎下根,必须有个看家本事,对自己,对赵也好,都是有好处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昉在何妨吟啸且徐行时,就已经停下了笔。毫无疑问他输了,
赵匡胤听完,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但是疑惑更深了,这肯定不是如顾清也说的逃难的农家子弟。但是这不妨碍赵匡胤喜欢顾清也。
台上中年大叔还在询问是否还有人挑战,李昉已经抄写好整首诗,起身,来到顾清也身边,递上纸张“在下拜服,此等文章,当得第一。”
顾清也回执一礼“过誉了,即兴制作,登不上雅堂。多谢先生为我抄录。在下姓顾,名清也,字仲柏。那边那位是我的兄长,赵匡胤。”
顾清也指了指趴在驴背上的赵匡胤。
此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然趴在驴身上睡着了,撑起身子,揉了揉眼睛“元朗,我睡了多久,我们到哪儿了。”
赵匡胤回头看她醒了“没多久,应该快到了。”
顾清也拍了拍脸,看了看天上,日头已经快正中间了,刚刚还是东边刚升起来不久呢,自己睡了小半天啊,赶紧喊停,下来,让赵匡胤歇会儿。睡了一会儿,精神好多了,两人寻了一处大树底下,将最后一块饼掰开半块,,然后再一人一半儿,这面饼很淡,就和面粉或了水就直接吃了一样,头两天,顾清也还有些吃不下去,第三天的时候,饿的实在受不了,就着水,吞下去了,下肚就涨开了,小半块就能撑大半天。
吃了喝了,也给驴喂了水,草,赵匡胤打开地图看了一下日头,确定行进方向没错,两人又重新上路,走了进一个时辰,身边同个方向赶路的人也多了起来,顾清也知道,这是快到了。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顾清也看见前面有条黑龙,揉了揉眼睛,长城!不对!城墙!
兴奋的拍了拍赵匡胤,两人一路上没怎么说话,顾清也只是往前赶路,这一回头,才发现赵匡胤黝黑的脸上都变白了。嘴唇也有点紫。赵匡胤抬头看了一眼顾清也,再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墙,笑了笑
“我们到了”
啪的一声,就倒在了地上,顾清也吓得赶紧去扶他,许是太过劳累,中暑了,顾清也取下水壶喂了两口水,嘴唇不那么干燥起皮了,看了看四周,连个树荫都没有,官道上更是像蒸笼蒸里似的,哧溜溜的直冒热浪,也没个阴凉的地方,拖也拖不动,顾清也索性脱下外衣,用胳膊撑开,当一当脸上的太阳。没一会儿,赵匡胤就醒了,顾清也的心也就放下一半儿了,拿出最后半块饼,泡了水,泡软了,好说歹说给他灌了下去。
顾清也扶他坐到驴背上,换她牵着他,最可怜的还是这头驴啊。
城墙看着近,走着远,又走了近半个时辰才走到,看样子应该是下午两三点。他们走的南薰门,城门口查的不严,只是楼上站了些哨兵,行人可以直接通过。两人通过城门后,见到的景色与宋州不同,和他们一起进来的还有许多商队和马车,刚进城门就是酒楼饭馆,门口停满了驴车,马车,再往里走,喧闹声就小一些,来往人的衣着也更加平整,酒楼和茶馆的建筑也更加讲究。
顾清也还在找今天睡觉的地方,就听见前面传来一阵鼓掌和叫好声,循声走去,是一家酒楼正在摆擂台斗诗,胜者唐家酒楼提供免费的三餐和上房。
要知道现在的读书人是真的没钱,科考制度不完善,很多人赴京赶考,一等就是好几年,钱财都花的差不多了,这唐家酒楼来这么一招,许多文人都想来试一试。
此时站在台上的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少年,他写的诗还被挂在展示台上,这意味着现在他是擂主。
顾清也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诗句
九重天子搆名堂
凡木那看做栋梁
生世固飞贤者出
佐时空遇帝图昌
略无声望朝廷重
宁有功名史册芳
罗列儿孙共为寿
老年难诉满金殇
落款李昉
顾清也脑子一转,转头问赵匡胤“元朗,想不想洗热水澡。”
赵匡胤看了一眼台上,便知道她要干嘛“去吧。”
台上来了一位山羊胡大叔,手里拿着一个锣
“还有没有学子要上台尝试一下的?”
顾清也这才挤了一半呢,跳起来答道“我!还有我!还有!”
台下人听见有人这么胆大,让开了路,顾清也好不容易上台了。李昉看了一眼破衣烂衫的顾清也,作揖礼让,把桌子让出来。
顾清也回礼“学生笔墨粗糙,恐不能和先生的墨宝相提并论,可否请先生替我执笔。”
李昉拱手“先生不敢当,唤名昉即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又重新跪坐。
顾清也跺着步,想着借用一下哪个名师大家的才好呢,虽说盗用别人的不好,但是自己的学问终究比不上人家嘛,肚子要紧,肚子要紧,第三步站定,顾清也决定了,用苏轼的《定风波》,并不是顾清也故意高调,只是想在这开封扎下根,必须有个看家本事,对自己,对赵也好,都是有好处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昉在何妨吟啸且徐行时,就已经停下了笔。毫无疑问他输了,
赵匡胤听完,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但是疑惑更深了,这肯定不是如顾清也说的逃难的农家子弟。但是这不妨碍赵匡胤喜欢顾清也。
台上中年大叔还在询问是否还有人挑战,李昉已经抄写好整首诗,起身,来到顾清也身边,递上纸张“在下拜服,此等文章,当得第一。”
顾清也回执一礼“过誉了,即兴制作,登不上雅堂。多谢先生为我抄录。在下姓顾,名清也,字仲柏。那边那位是我的兄长,赵匡胤。”
顾清也指了指趴在驴背上的赵匡胤。
此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