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建造超级光子计算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赵一整整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将全部的检测项目都检测了一遍,这台高端机器人所有的检测项目都达到了他要求的标准。
其实这种型号的高端机器人,在设计之初都基本上将所有的环节都考虑周全了,也在宙灵空间进行了设计模拟演示。
只是当成品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心里还是不那么踏实,必须要将所有的可检测项都检测一遍,才能够让他放心。
特别是防检测测试,这种型号的高端机器人,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人类社会当中去,扮演好人类角色。
那就不仅仅只是要求和真人很像就可以了,还必须要能够预防人类的检测手段,防止人类科技能够识别的出来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人类。
测试期间,赵一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用来进行防检测测试的,目前人类科技检测手段,能够想到的,他都试了一遍。
就是目前没有出现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检测手段,他也没有放过,从测试结果来看,这方面的效果虽然没有达到100%和真人一样,但是也基本上达到了他的要求。
至少常见检测手段,是无法检测出来这款型号的高端机器人和人类有什么不同,只有有限的几个检测方法,能够看出来异样。
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近距离做检测,而且还需要机器人配合才可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对高端机器人做检测,基本上是检测不出来的。
将全部的检测项目都测试完成之后,就意味着这款高端机器人可以进入到量产阶段,于是赵一在自家实验室里面,整理出来整整一层楼,专门用来做机器人组装工作。
起初赵一不是很放心,只要有空,他就会来到实验室的组装工作室,站在旁边看着第一台机器人进行组装工作。
当看到这台高端机器人组装的精细度和他自己亲自组装没有什么差别,就算是有差别,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影响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但是效率上来说,却是比他亲自组装要快得多,本来机器人可以不眠不休的持续工作,日工作时间比他要长至少10个小时以上。
而且机器人组装的时候,也没有精力损耗这一说,基本上所有的组装环节几乎都是一次性成功,这又大幅度缩短了整个组装周期。
当第一台高端机器人将第二胎高端机器人组装完成之后,进行自检,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赵一的心算是彻底放了下来,而整个组装周期也才10天出头。
这比他预想的组装时间还要短,本来他还打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让这些机器人进行组装工作,不然的话,满足需求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现在时间进一步缩短到10天左右,那么赵一就可以从中调出一批出来,为他进行实验操作工作,让他摆脱这些繁琐的实验问题。
既然确认高端机器人组装高端机器人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赵一就彻底将这项繁琐而枯燥的工作交给了这些机器人。
而他自己则是准备在实验室的地下第二层,组装超大型光子计算机,然后将初级人工智能从北极星公司搬迁到自己的实验室里面来。
本来他之前的打算是让天工精密仪器公司慢慢的研究光子计算机零部件,并没有太高的时间要求,他们研究的如何,全部由他们自己把握。
毕竟目前的计算机商业领域,硅基芯片的潜力还没有到顶,至少还可以持续发展十几二十年,等到硅基芯片技术遇到了瓶颈,发展已经到顶之后,再转到碳基芯片技术。
而目前在碳基芯片研究上,天行半导体公司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实验室已经研发出来了可用的碳基芯片成品,算力也已经达到了目前硅基芯片的算力水平。
只是因为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暂时不会推出来,而且实验室研发和大规模工业化还有着一段距离,其中的工业化研发投资规模都不小。
无论是天行半导体公司还是擎天半导体公司,他们所用的所有半导体生产设备,都是由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研发制造的。
就算是他们想要进行碳基芯片的研发,也需要天工精密仪器公司进行配合,尽早拿出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整套制造设备才行。
而且他们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都是由普思化学公司提供的,硅基芯片和碳基芯片所用的化学试剂肯定是有多不同的,也需要进行专门的研发。
所以仅仅只是实验室突破了碳基芯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想要工业化成功,需要整个产业链所有环节都能够拿的出可以工业化的材料和设备才可以。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碳基芯片所用的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基石材料公司研究的已经是相当成熟了,采用微生物技术来生产纳米材料,已经是基石材料公司内部的主流技术。
而微生物技术生产材料,不仅生产成本非常低,而且生产速度和规模都可以做的非常大,不然的话,也就不可能让碳纳米材料作为输电线材料了。
正是因为基石材料公司突破了碳纳米制备技术的瓶颈,解决了成本高昂以及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才将碳纳米材料的高性能和成本平衡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更重要的是,基石材料公司在碳纳米原材料上,也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石墨矿等碳材料矿石,而是直接从含碳气体中直接提取碳原子,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都可以作为原材料。
这又解决了在碳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要知道全球石墨矿的储量并不大,如果是小规模工业化生产,还可以供应的上。
如果在人类社会当中,大规模采用碳纳米技术制备出来的碳纳米材料的话,仅仅是依靠矿石供应原材料,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
这就不得不让基石材料公司考虑更广泛的原材料来源,而最大的碳来源,自然就是空气中蕴含的二氧化碳了,于是针对这方面的转化技术就纳入到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当中。
之前可能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次协助赵一研发材料的过程中,对于碳材料的研发技术和理论,瞬间就丰富了许多。
要知道,为了能够让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赵一整整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将全部的检测项目都检测了一遍,这台高端机器人所有的检测项目都达到了他要求的标准。
其实这种型号的高端机器人,在设计之初都基本上将所有的环节都考虑周全了,也在宙灵空间进行了设计模拟演示。
只是当成品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心里还是不那么踏实,必须要将所有的可检测项都检测一遍,才能够让他放心。
特别是防检测测试,这种型号的高端机器人,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人类社会当中去,扮演好人类角色。
那就不仅仅只是要求和真人很像就可以了,还必须要能够预防人类的检测手段,防止人类科技能够识别的出来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人类。
测试期间,赵一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用来进行防检测测试的,目前人类科技检测手段,能够想到的,他都试了一遍。
就是目前没有出现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检测手段,他也没有放过,从测试结果来看,这方面的效果虽然没有达到100%和真人一样,但是也基本上达到了他的要求。
至少常见检测手段,是无法检测出来这款型号的高端机器人和人类有什么不同,只有有限的几个检测方法,能够看出来异样。
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近距离做检测,而且还需要机器人配合才可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对高端机器人做检测,基本上是检测不出来的。
将全部的检测项目都测试完成之后,就意味着这款高端机器人可以进入到量产阶段,于是赵一在自家实验室里面,整理出来整整一层楼,专门用来做机器人组装工作。
起初赵一不是很放心,只要有空,他就会来到实验室的组装工作室,站在旁边看着第一台机器人进行组装工作。
当看到这台高端机器人组装的精细度和他自己亲自组装没有什么差别,就算是有差别,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影响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但是效率上来说,却是比他亲自组装要快得多,本来机器人可以不眠不休的持续工作,日工作时间比他要长至少10个小时以上。
而且机器人组装的时候,也没有精力损耗这一说,基本上所有的组装环节几乎都是一次性成功,这又大幅度缩短了整个组装周期。
当第一台高端机器人将第二胎高端机器人组装完成之后,进行自检,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赵一的心算是彻底放了下来,而整个组装周期也才10天出头。
这比他预想的组装时间还要短,本来他还打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让这些机器人进行组装工作,不然的话,满足需求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现在时间进一步缩短到10天左右,那么赵一就可以从中调出一批出来,为他进行实验操作工作,让他摆脱这些繁琐的实验问题。
既然确认高端机器人组装高端机器人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赵一就彻底将这项繁琐而枯燥的工作交给了这些机器人。
而他自己则是准备在实验室的地下第二层,组装超大型光子计算机,然后将初级人工智能从北极星公司搬迁到自己的实验室里面来。
本来他之前的打算是让天工精密仪器公司慢慢的研究光子计算机零部件,并没有太高的时间要求,他们研究的如何,全部由他们自己把握。
毕竟目前的计算机商业领域,硅基芯片的潜力还没有到顶,至少还可以持续发展十几二十年,等到硅基芯片技术遇到了瓶颈,发展已经到顶之后,再转到碳基芯片技术。
而目前在碳基芯片研究上,天行半导体公司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实验室已经研发出来了可用的碳基芯片成品,算力也已经达到了目前硅基芯片的算力水平。
只是因为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暂时不会推出来,而且实验室研发和大规模工业化还有着一段距离,其中的工业化研发投资规模都不小。
无论是天行半导体公司还是擎天半导体公司,他们所用的所有半导体生产设备,都是由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研发制造的。
就算是他们想要进行碳基芯片的研发,也需要天工精密仪器公司进行配合,尽早拿出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整套制造设备才行。
而且他们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都是由普思化学公司提供的,硅基芯片和碳基芯片所用的化学试剂肯定是有多不同的,也需要进行专门的研发。
所以仅仅只是实验室突破了碳基芯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想要工业化成功,需要整个产业链所有环节都能够拿的出可以工业化的材料和设备才可以。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碳基芯片所用的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基石材料公司研究的已经是相当成熟了,采用微生物技术来生产纳米材料,已经是基石材料公司内部的主流技术。
而微生物技术生产材料,不仅生产成本非常低,而且生产速度和规模都可以做的非常大,不然的话,也就不可能让碳纳米材料作为输电线材料了。
正是因为基石材料公司突破了碳纳米制备技术的瓶颈,解决了成本高昂以及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才将碳纳米材料的高性能和成本平衡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更重要的是,基石材料公司在碳纳米原材料上,也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石墨矿等碳材料矿石,而是直接从含碳气体中直接提取碳原子,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都可以作为原材料。
这又解决了在碳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要知道全球石墨矿的储量并不大,如果是小规模工业化生产,还可以供应的上。
如果在人类社会当中,大规模采用碳纳米技术制备出来的碳纳米材料的话,仅仅是依靠矿石供应原材料,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
这就不得不让基石材料公司考虑更广泛的原材料来源,而最大的碳来源,自然就是空气中蕴含的二氧化碳了,于是针对这方面的转化技术就纳入到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当中。
之前可能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次协助赵一研发材料的过程中,对于碳材料的研发技术和理论,瞬间就丰富了许多。
要知道,为了能够让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