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狱中天子刘病已上官莲儿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杨恽免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萧望之反对,宣帝听了萧望之的意见,因此杨恽对宣帝有所腹诽。

六、正月的时候天气久阴不雨,于是杨恽便对戴长乐说:以前夏侯胜就劝过昌邑王说这种天气臣下要谋反,我看皇上估计也会被臣下谋反,是不能再到河东后土祠祭祀了。

要说杨恽的嘴还真够损的,在那种时代开起皇帝的玩笑来全无忌讳,也可见宣帝真的是一个脾气好的皇帝,若不然,杨恽也没这么大胆。

这每一样在当时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

宣帝看到这些,当然很生气,于是将案件交由于定国去查。因有人证明,很快就查实了这些话杨恽全讲过。

结果杨恽不服,拒不认罪,还与于定国争辩。

这话很多都是杨恽、戴长乐、富平侯张延寿一起时说的。而杨恽与富平侯是有姻亲关系的。因此杨恽就私召他所官的户将去警告富平侯张延寿,要张延寿为其做作伪证,证明他没说过这些话。还说太仆戴长乐有好几件事可以定死罪的,早晚要被处死的。

这大的事,搞不好就掉脑袋的,户将不傻,当然不敢掺和。

“如果戴长乐得到了富平侯的帮助,指证我所讲的话,那样我就会被灭族的。你不准泄露我说的话,如果这些话让戴长乐知道了,加重我的罪罚的。”

杨恽此时已失去理智,竟拿大刀威胁户将。

户将,直接将此事报给了于定国。

于定国便将此事报给了宣帝,并且说道:“杨恽侥幸位列九卿,担任诸吏光禄勋,是朝廷的侍卫近臣,为皇上所信任,参与政事,不但不竭尽忠君爱民之心,尽臣子之义,反而狂妄地发泄心中的怨恨,散布妖言恶语,大逆不道,请求逮捕治罪。”

事实证明宣帝真的好脾气,被人开玩笑开成这样了,也并没有像杨恽所说的那样灭他的族,只是将杨恽免了官并贬为庶民,同时也将戴长乐免了官。

按说,此事宣帝处理的很公道,很有人情味,杨恽应该就此吸取教训,可是杨恽死性不改,两年后终于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