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从电台主持走进娱乐圈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排,,全都安排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位饱经风霜的中年人,问道:

  “我知道陈副主管,张副主任跟我表扬过你,说你专业过硬,最擅长拍摄纪录片。如果我记得不错,现在的陈副主管应该在外地出差吧?”

  “主任说的没错,我最近一直在津门,为公益节目《我想有个家》进行故事采集工作。”陈嗪摸着自己糟乱的胡须语气满是自嘲。

  “陈副主管请坐。”示意陈嗪坐下的赵守时看看时间,略带歉意的说道:“陈副主管专程从津门赶回来,想来是有要事跟我说。

  不凑巧,十。。八分钟后我有个会议。陈副主管能不能长话短说。或者等我会议结束咱们再深聊,如何?

  “不敢耽误赵主任太长时间。”陈嗪把手伸入怀中,他边掏东西边说道:“不瞒赵主任,我是来毛遂自荐的。”

  说话间,陈嗪便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递过来。

  纸质泛黄,一看就有些年头。

  赵守时接过来,疑惑的问道:“这是?”

  陈嗪沉声道:“我这些年天南海北的跑,漠河、海南、新绛,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我的脚印。见识了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与饮食文化。

  我一直想要做一档属于中华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这本笔记本上记录了我对这档节目的一些想法。我听说赵主任在寻找可行的方案。我特意赶来,专程送给赵主任。”

  “哦?那我可得看看。”

  正求贤若渴的赵守时摩拳擦掌的把笔记本放在桌上,随手翻开一页。一张插图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是在蔚蓝的天空下,一直通体黑色的山羊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

  赵守时当时就觉得这羊有些眼熟,好像吃过。。。

  照片下面是文字介绍,略一打量,便让赵守时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这果然是是海#南东山羊,是当地四大名菜之一。皮薄肉嫩,不腥不膻,味道还特别鲜美。在古代,这可是贡品,给狗皇帝补身体的。

  再往下一翻,又是一种顶级食材:【太#湖银鱼】。

  柔软细腻,肉质鲜嫩,无鳞无刺;只需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能得到富有弹性,滑滑嫩嫩的口感,简直就是世间难得的享受。

  只翻了两页,赵守时的脑海便便浮现羊蝎子、羊肉串、烤羊腿、酸菜羊汤、鸡蛋裹银鱼。

  悲伤的泪水差一点从嘴角流出。

  要不是眼前有人,当场就打开外卖软件,统统安排上。

  咚咚咚,敲门声又响起。

  门外传来王琪的声音:“主任,马上到开会时间了。”

  陈嗪知道事情不必急于一时,接腔道:“赵主任有事先忙。这本笔记本就暂时留在您这里,您慢慢看,我先告辞。”

  “那今天就这样,你回去等我电话。”

  陈嗪点点头;转身向门口走去。

  赵守时把《如果没有明天》的资料夹在腋下,手里捧着这本笔记本往门外走去。

  看完太湖银鱼介绍的他直接翻到笔记本的第一页。

  这里没有插图,没有食材介绍,而是一段类似于序言的文字。

  【华夏拥有众多的人口,又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森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就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陈嗪,2009年7月18日。

  看着这段‘序言’,加上上面的两种顶级食材,赵守时不由的想起一档美食栏目——

  《舌尖上的华夏》。

  虽然有不同,但两者的主题是一致的。

  虽只翻阅了三页,但简练的文字+食材插图,让赵守时的眼前生成一幅幅的画面。

  如果这本笔记本能够保持这三页的质量,那它值万金。

  再看到这个时间时,不由的一颤。

  三年的时间,三年的积累,四十个月的坚持,一千个日日夜夜,无数的汗水。

  终于汇集成这浸满心血的文字。